【第111章】拆開畫框_重生崛起於八十年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11章】拆開畫框(2 / 2)

比如清代各時期遺留下來的各種布告、契約,官府文書,那些玩意便宜的幾塊錢一張,貴的一般幾千上萬也到頭了,常見。

當然,聖旨例外,那東西相對比較貴。

不過這會看著洪雨茜兩人的樣子,看來這張薄薄的紙絕對不是吳長庚一貫印象中的那個檔次。

這是一份公告,對米國人而言非常重要的一份公告!

沒辦法,吳長庚對米國曆史和文化隻了解個大概

還好,洪雨茜同趙雪接下去的一番話,讓吳長庚明白了這份紙質公告對米國人而言有什麼意義。

《米國獨立宣言》是北美洲十三個英屬殖民地宣告自從脫離大不列顛王國獨立,並宣明此舉正當性的文告。

曆史追溯到1776年的7月4日,米國國會通過由13州代表簽字的《獨立宣言》,正式脫離鷹國的殖民統治而獨立。

然而,米國的獨立並非由一紙宣言而體現,而是經過1775年至1783年,總共八年的血腥戰爭,英軍戰敗投降,才有結果的。

不過,追求生命自由平等的《獨立宣言》,仍然是米國以至人類曆史發展的一大裡程碑。

米國開國元勳們經曆了冗長嚴肅的辯論過程後,終於在費城栗樹街chestnutstreet的獨立宮deendencehall內,簽署了脫離鷹國人統治的《獨立宣言》。在這份重要的曆史文件上簽字的,共有56名各界人士。

《獨立宣言》定於1776年7月8日公開發表,7月的費城雖酷熱難耐,但當費城人民接獲這消息時,都以極其喜悅的心情傳播這項消息,不少人紛紛湧上街頭載歌載舞,教堂更以徹夜不停的鐘聲,歡慶自由的來臨。

這一天後來成了米國獨立紀念日。那份宣言的原件由大陸會議出席代表共同簽署,並永久在米國華聖頓特區的米國國家檔案與文件署展示——這份獨立宣言也是米國最重要的立國文書之一。

當“米國人”這個概念仍未產生之前,住在北美13州土地上的居民,到底是些什麼人

以現代用語來說,他們都是“外來移民”,以鷹國人居多,也包括法國人、荷蘭人和瑞典人。

早在1585年,鷹國人隻要獲得英女皇的一紙《特許狀》,便有權到北美洲去開拓新天地。

《特許狀》賦予鷹國人的好處是隻要在北美洲發現和擁有土地,都會是開拓者及其後裔的私有財產。因此在伊麗沙白一世時代,鷹國人大量到北美洲去。

然而,移民基本上有一個特點刻意要擺脫在祖國所受到的束縛與限製,希望擁有自主的權力。

17世紀,鷹國人在緬因ae州與南北卡羅來納州之間建立了十餘個小殖民地。這些地區大都是反對鷹國國教的教徒避難所。例如1620年登陸新英格蘭的清教徒,以及1681年定居於賓夕法尼亞州的貴格會akers信徒等。

這一類由開拓者組成的小型社區,在大西洋沿岸隨處可見。他們是為了建立新家園,追求更自由幸福的生活才遠涉重洋的,但是,祖家的統治者,卻不願意放棄手中的枷鎖,直到大西洋彼岸的覺醒。

當時一紙社會公約,便讓政府和人民肅然起敬,默默遵守。政府也不敢違背超然的道德法則,因為這麼做,就等於向人民毀約。此外,《獨立宣言》醞釀的歲月,米國人也憑了對上帝的信仰,得到鼓舞,推翻了來自歐洲的殖民統治。

這個吳長庚知道,華夏的曆史教科書中外國史那一部分就寫著的,不過接下去的就是他之前不知道的那部分了。

鷹國苛捐雜稅,鷹國議事堂在通過征稅法案的時候,並沒有坐著13州人民選出的代議士,而鷹國要米國一而再繳稅,以補充因戰爭費用沉重而趨困的鷹國國庫,這讓米國人再也忍受不了了!”

因此,在那一年,有9州代表舉行“印花稅法案會議”staactnference,采取聯合行動對付印花稅法案,同時派代表交涉。

殖民地報紙也有所反應,有些依規定貼印花,不過反對及拒貼的也不少,有些報紙反而在貼印花處或頭版顯要位置,貼上了一幅和“印花稅”大小一般的骷髏圖案。

儘管如此,稅務鬥爭是沒完沒了的,鷹國人不斷玩弄手段,他們雖然在1766年取消印花稅法案,但又保留茶稅。在這樣的背景和氣氛下,當事態發展至1773年12月16日,波士頓市民喬裝印第安人闖入海港,偷偷登上東印度公司的貨輪,把它運載的茶葉一箱又一箱地丟到海裡,北美人民已忍無可忍了。

為了報複波士頓傾茶事件,鷹國議會在1774年先後通過了“不可容忍的法案”,采取高壓性措施,鷹國人不但封鎖波士頓港,還動武,這可激怒了北美人民。

米國人於是在1776年,樹立了《獨立宣言》。


最新小说: 傅總彆虐了,桑小姐她跳海了! 放開那使魔 星際:你要用機械之心係統泡妞? 海上:彆過來!我很弱! 龍族:從覺醒言靈皇帝開始 鎮獄明王之我的手下都是反賊 欠閻王一個億 不務正夜 平步青雲 古龍世界裡的第一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