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妻山泉極品傻妃有點甜!
回過神來,明秀微微搖頭,“並不認識,隻是這位公公有些像我一個故人罷了。”
這位七喜公公,長著長長的倒三角臉,身材也骨瘦如柴,與卡通形象七喜小子不謀而合。
這還是明秀第一次見到真人版的七喜小子,她隻是有點驚訝,沒跳起來就已經是很淡定的了。
皇帝狐疑的看了明秀一眼,打算暫時先放過她,一會再問。
收起失態,皇帝看向七喜,淡淡的吩咐道“去告知內務府,昭和郡主出嫁,讓他們按例添上兩倍給郡主添妝。”
若是要皇家張羅的話,郡主的嫁妝雖然不如公主,但卻也比大多數的貴家小姐要好上許多,皇帝還要添上兩倍,就算明家出的嫁妝再少,明秀的十裡紅妝也沒得跑了。
七喜驚訝於明秀的受寵程度,小心的看了她一眼,“奴才遵旨。”
明秀不知道按例添上兩倍的添妝有多少,皇帝其實也不是太清楚,他不過是想要抬舉明秀。
也算是給謝湛麵子。
他對明秀方才口中的那位故人很是好奇,便問了起來。
不知道如何解釋,明秀上前,借過紙筆,將七喜小子的模樣畫出來。
除了裝扮外,七喜公公和紙上明秀所言的七喜小子還真就是一模一樣。
但皇帝關心的卻又不是這個了。
“如此筆觸十分有趣,朕竟未曾見過。可是你獨創?”
這種畫風哪兒是她獨創的啊,就算明秀的臉皮再厚也不接這個梗。
“皇上誇獎了,臣女哪兒有這般能耐?”
要讓她說是誰首創的吧,她又不說,皇帝也不好逼問,隻意味深長的看了她一眼。
“朕此時算是知曉,為何皇兄會對你一往情深。”
若他身邊有一個有才有趣又於國立下大功的女子,他也非把人娶到手不可。
這話明秀沒法接,隻能撓了撓頭,乾笑道“承蒙王爺不嫌棄罷了。”
雖然不知道明秀與謝湛之間發生了什麼,但是她的態度顯然是不想多提的,這是她與謝湛的家務事,皇帝也不多問。
“你奉上的犁車與養土之法已經推廣開來,隻是北邊兒卻不得用,你可有什麼好法子?”
對於大漠最北邊,明秀多多少少有點了解,在她看來,那種一年有半年在下雪的地方,實在是不是個耕種,更不適宜居住。
可偏生那邊就是有不少百姓,基本上都是以漁業與狩獵為生,經常衣不蔽體,跟部落時期的野人似的。
但即便如此,他們還是不願意搬走。
於如今的人而言,那就是故土難離。
當初若不是明秀受了委屈,又堅持不願意留在那兒,再加上手裡頭有些銀子的話,明父明母是說什麼都不願意搬家的,這是一樣的道理。
此時皇帝問起,明秀的臉色有些為難,看向他欲言又止。
“你有什麼話但說無妨。”
明秀斟酌了一下,道“臣女認為,最北邊的百姓要安居樂業,或可開發商道?將靠南邊所稀缺的皮毛或珍奇吃食運出來,再將他們所需要的食物運進去,幫助他們建房造物,也許情況能比現在好些。”
讓她奇怪的是,大漠雖然有炭火也有炕床,但是卻非常的不普及,彆說是北邊的那些窮苦人民了,就連都城稍微不那麼殷實的人家,也都是用不起的。
而且炭火非常昂貴。
這其中的緣由,明秀想,也許是因為炭火的獲取率比較低吧。
但她並不善此道,對於提升炭火的產量並沒有什麼特彆好的方法。
她隻是個普通的農科學生而已。
對於放在此時十分要緊的民生之法,了解的實在是少。
皇帝還以為她能提出什麼建設性的意見呢,有些失望的搖頭,“你的話先皇時期便有人提出過,但開辟商道談何容易?”
最為難的是北邊的氣候惡劣,便是彪悍的大漠漢子,也沒有幾個願意往那邊跑,萬一遇見了極端天氣,那就是死無葬身之地。
收獲與付出不成正比,商道自然也開不起來。
便是開起來了,總歸還是要有民間商人走的,但大家都沒有那個條件。
明秀撓了撓頭,不說話了。
其實她心裡隱約有個想法,但此時卻不好跟皇帝開口。
緩一緩吧。
她下意識的覺得,將這事兒跟謝湛說,要比跟皇帝說來得更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