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在貞觀!
餘音繞梁、不絕於耳,時刻在李世民的耳邊響起。
頓時,李世民的火氣也上來了,陰著臉嗬斥道“若是朕非要勞民傷財,讓皇後殿下每日都能吃的這海魚呢!”
聞聲,眾人皆知陛下心意已定,恐很難再有轉機。
有人不經開始感歎。
什麼狗屁天人!
這就是個害群之馬,如此禍國殃民,就應該被拖出去砍頭才是!
不,砍頭?
那豈不是便宜了他。
就應該下油鍋、千刀萬剮、五馬分屍!
這似乎是他們所能想到的最重極刑了,但這似乎還不足以令他們泄憤。
更關鍵的是,如今這人好像都還沒有被抓起來!
這一刻,便有膽量過人的言官率先站了起來,鼓起勇氣道“陛下,臣有本起奏,肯請陛下降旨把這禍國的天人抓起來,處以極刑,以正視聽。”
其他大臣一聽,對啊!
這獻策之人不正是那個天人嗎?
此人如此惑亂朝綱,必是我大唐的一大禍害啊,當儘早處死才是。
頓時,一眾朝臣像是找到了共同的目標,便紛紛出列進言,將陳懿軒給抓起來下獄。
而此時,王德卻在心裡暗暗發笑,這可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偏闖啊!
你自己找死,這可就彆怨我了!
再說這事好像也怨不得我吧!
哈、哈、哈!
你惹怒了這些個大臣,就算是想要保下你都已是不可能!
何況我們之間還有一點小恩怨呢?
你還是就此死去吧!
也隻有你死了,我才能真正的安心!
登時王德隻覺得身心輕鬆,暢快無比,好似很久都沒有如今這麼舒暢了。
而坐在龍椅上的李世民,眼睛、鼻子都被氣歪了。
心道這和自己設想的全然不一樣啊!難道你們不應該是通過海魚聯想到賑災之策上嗎?
然後便是受災百姓爭相出海捕魚嗎?解決生計問題嗎?
為何事態會演變至此,變得如此糟糕不堪。
然後,李世民用幽怨的眼神瞪著之情的兩人李靖喝程咬金。
李靖見如今場麵幾乎快要失控,在對上李世民那怨恨般的眼神。心知,此刻自己必須要站出來將這一切解釋清楚了。
便起身進諫道“陛下,天人為何如此諫言?難道真的僅僅隻是為了治愈皇後殿下的喘證嗎?”
李世民才緩了緩神色,心道你早點出來不就沒這回事嗎?
如今非要讓朕難堪之後你才站出來,你是不是存心!
不過還是有些氣憤,道“當然不是!”
“那敢問陛下,天人的本意為何?”李靖鏗鏘有力的追問道。
“天人的本意是想把那些受災難民全都引到這海魚上。”李世民才徐徐說道,“如今蝗蟲鋪天蓋地,便是朕上月在城外當著百姓的麵食了蝗蟲,可這也並沒有讓百姓的生活狀況得到好轉,這一點你們眾臣工都知道的。”
聞言,眾人都紛紛點頭,他們可都是親眼所見這些的!
可是這又與海魚有什麼關係呢?
海魚?吃的?
這時有些個大臣已經反應過來了,隻是這出海捕魚異常凶險!
恐怕是沒那麼容易促成此事吧!
“如今每天都有百姓因為饑餓而死,於是朕便問天人是否有何良策能夠解救百姓於水火之中,讓他們順利渡過此次劫難。”李世民繼續說道,“天人便說,如今內地上沒有了食物,那海裡就沒有食物?”
“可是朕一想,對啊!難道海裡也沒有可食之物不成?可是如今大唐的航海技術十分落後,百姓無法出海捕魚啊!”
眾人再次點頭,這也是他們最擔心的問題,如今大唐的船還根本達不到出海的地步。
出海,那便是與送死無異!
若要想捕魚,便隻要造大船,可是造船確實要花費大量錢財的!
因此他們才極力反對此事。
“這時天人便說,如今百姓都快要被活活餓死了,難道他們還會怕這茫茫海水,不敢下海乎?”
那些個反應慢一拍的大臣才恍然大悟。
對啊!
如今百姓都要餓死了!
難道還不敢放手一搏?
與其靜待著活活被餓死,還不如就此出海捕魚呢!
至少讓受災難民看到了一條活路!
不過有人則想的更為深遠一些,若是百姓都爭相出海了,以後還有誰來務農呢?
這時,一個大臣說出自己的顧慮,“陛下,若是百姓都爭相出海,蝗災之後,又當由誰來務農呢?”
李世民心道對啊!這百姓都出海捕魚了,可是這大批空置的農田又當由誰來耕種呢?
不行,朕一定要問清楚此事!
登時,李世民叫喚了一聲,“王德。”
“奴才在,陛下。”王德應聲回道。
李世民想了想,若是朕此刻把那小子叫過來詢問此事,那豈不是在告訴文武百官自己還沒有思慮周全嗎?
這不是在打自己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