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他看向犬養健。
“林桑,中日友好任重道遠,要化解兩國人民之間的仇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竹下雄文既然知錯,咱們也算感化了一個人,在中日友好的路上算是邁出了第一步。就請你原諒了他,如何?”犬養健道。
“化解兩國人民之間的仇恨?這特麼不是放屁嗎?南京大屠殺死難的三十萬同胞的賬怎麼算?”林創心裡暗罵。
不過,他也清楚,沒有強大的國家做後盾,在日本人麵前,根本就沒有平等和尊嚴可言。而自己要做的事,不是為了狗屁的中日友好,而是為了打敗他們!
本來就是敵人,何來友好一說?
當然,如果不是自己有錢,如果不是犬養健當下正需要自己,今日這種局麵怎麼可能翻轉?
同時,他擔負的使命,也不允許任性使氣。
“竹下先生,我國有句古話‘知過能改善莫大焉’,既然你能拋棄狹隘的民族主義,致力於中日友好,那咱們還是可以做朋友的。請起。”
林創說著,伸手扶了竹下雄文一把。
“哈哈哈……,林桑真是胸懷大量,佩服佩服啊。竹下,林桑原諒你了,坐下吧,好好敬林桑一杯酒,這個過節就揭過不提了。”犬養健笑道。
雲散霧收,三人重新坐下。
竹下雄文像換了一個人一樣,殷勤地向林創敬了三杯酒陪罪。
林創把心裡的惡念強行壓製住,跟犬養健和竹下雄文談起交流中心的設計問題。
“二位先生,我的意見,交流中心應該多建設幾個模塊,儘量涵蓋文化領域所涉及到的項目。比如,書畫、體育、茶藝、飲食、棋道,這些都應該有單獨的館舍,同樣愛好的人,可以聚在一起學習交流,不知二位意下如何?”林創道。
“應該有個文學館。”犬養健道。
“也應該有個建築設計館,中心建成,我可以跟中日雙方的在建築領域的專家交流,也可以講學。”竹下雄文道。
“文學館可以有,建築設計館沒有多大必要。因為各種科學門類太多,不可能都涉及到。我看,可以建一個學術館,所有的自然學科,都可以在這裡講學,在這裡交流。”林創道。
“這個想法好。竹下,中心建成後,你可以在學術館講學嘛。”犬養健道。
“好,那就學術館。”竹下雄文同意了。
說到這裡,林創心中一動,想起一事,道“二位,下一步我想學學日語,否則,下一步跟不懂漢語的日本朋友交流起來很困難。”
“這是好事。你作為中日文化交流中心的創始人,不懂日語會讓人笑話的。”犬養健讚同道。
“那好,就先請二位當當我的老師。安津小姐,請取筆墨來一用。”林創對安津美枝子道。
“嗨依!”安津美枝子應了一聲,命人取來了筆墨。
林創拿起筆,寫下了“日語”、“文學館”、“學術館”、“書畫館”、“茶藝館”、“小餐廳”這幾個詞。
“犬養先生,先教我這幾個詞吧,用日語怎麼寫,怎麼讀?”林創道。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林桑,好學精神令人佩服啊。”犬養健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