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怎麼區彆呢?要不要跟醋混合在一起試試?”
“你說的也是一種方法。但還有一種最簡單的方法可以區分。”
“請指教。”
林創道:“萬處長,請派人找一點堿麵來,另外取兩個玻璃杯,杯裡放上半杯清水。”
“是。”
萬裡浪答應一聲,安排手下去辦。
很快,堿麵找來了,兩半杯水也倒好。
林創說:“堿麵和小蘇打外觀上看不出來,但堿麵易溶於水,而小蘇打常溫下不易溶於水,而且還會產生結晶。萬處長,你把二者分彆倒進兩個水杯裡一些,就能分辨出來。”
萬裡浪依言而做,發現手下拿來的堿麵很快就與水溶合了,而罐裡取出來的“堿麵”卻根本不溶,而且也有了少許結晶。
“林長官,您判斷是正確的,吳中成確實在說謊,這是小蘇打。”萬裡浪興奮地說道。
“好,再找個盆來,先倒進小蘇打,然後倒進一碗醋,咱們看看是甚麼效果。”林創再吩咐道。
萬裡浪的一名手下很乖覺,沒等萬裡浪下令,就到廚房裡取了一個盆過來。
萬裡浪還是親自操作,從罐子裡抓了一把小蘇打放進盆裡,然後提起壇子,倒進半盆醋。
隻見盆裡瞬間產生大量所泡,一眨眼的工夫就沒過了盆,同時一股子無色無味的氣體衝進圍觀眾人的鼻子,直噎得喘不上氣來。
離得最近的萬裡浪來不及躲閃,被噎得退了個趔趄,醋壇子差點脫手。
還說什麼呀?事實勝於雄辯。
李士群臉色很不好看,但他還是不死心地問道:“既然二氧化碳是氣體,既抓不到手裡,又不能裝到口袋裡,請問林局長,吳中成是怎麼把它弄進3號的?你可彆說他是提著醋壇子和罐子過去的。”
“這個就簡單了。他一定是在家裡製好,然後用容器把二氧化碳收集起來,然後提著容器過去的。”
“什麼容器?”
“麵口袋。”
“麵口袋?”
“是的。萬處長,請把那兩條麵口袋取出來。”
“是。”
萬裡浪到廚房把兩條麵口袋取出來,遞給林創。
“為了怕麵粉從口袋表麵滲出來,麵口袋的材質非常細密,雖然並不是完全無有縫隙,但盛二氧化碳綽綽有餘,而且還不會發生大的泄漏。
這一點你們還彆不信,我是農村長大的,小時候經常下河,在沒學會遊泳之前,我們經常把褲子脫下來,把兩個褲角係住,然後使勁一扣,再把褲腰係住,就製成了一個簡單的救生圈,我們那裡叫褲浮。趴在褲浮上頭打撲騰,半天氣都不癟。
我們村有個老叫貓的,一個人中午在地裡耪地,他地裡有一眼土井,耪著耪著倒退著掉進井裡去了。因為是中午,地裡並沒有彆人,所以他大聲喊救命也是無用。他就用這種方法做了一個褲浮,一直堅持到地裡去了人乾活,才把他救上來。”林創道。
聽完林創的解釋,眾人都點了點頭,表示相信。
隻有李士群不服:“那也不行,牽強,還是有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