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比朝廷的政令,羅斌更快一步地返回吳縣,向李基彙報著洛陽之內所發生的狀況。
時已至三月下旬。
吳地已是萬物複蘇,氣溫舒適且怡人,春風吹拂惹人昏昏欲睡。
李基安坐於庭院之內,左右堆放著近百卷竹簡。
隨著夏侯蘭被李基派去主持“四渡紅水”,李基身邊沒了書童,且有不少事情不便被仆從接觸,因此李基隻能是親力親為地一邊整理著那些竹簡,一邊細細地聽著羅斌所彙報的內容。
羅斌接觸的重臣態度,洛陽各方動向以及打探到的朝堂上的反應……
直至從羅斌口中確認了朝廷已決定由揚州安置流民,且命令揚州刺史劉備督察此事,李基的神色方才略微一動。
旋即,李基看著羅斌臉上那掩蓋不住的疲憊,開口道。
“辛苦了,汝先下去歇息吧。”
目送著羅斌離去的背影,李基的心中默默地評價著。
羅斌在軍政之上都無甚才能,但勝在出身寒苦,體魄不遜色於一般將領,且交際能力頗高,情商與自控能力相當出眾。
因此羅斌不僅此前作為細作騙過了嚴白虎,這一次更是受命前往洛陽聯絡一應重臣。
而羅斌一路上幾乎是換馬不換人地飛奔於洛陽與吳郡之間,讓李基都不禁為之佩服,感覺羅斌或許更適合當一位武將。
旋即,李基重新將注意力放在朝廷的身上。
朝廷內部的派係爭鬥,無疑是日漸明顯,且其中明顯有著天子居中平衡的痕跡。
帝王之術?
平衡之道?
李基忍不住歎息了一聲,大體是明白了天子劉宏此刻的狀態大概是自信得可怕。
黃巾之亂非但沒有給天子劉宏敲醒警鐘,讓天子劉宏意識到大漢已然處於崩潰倒塌的邊緣,反倒是讓天子劉宏越發的自信。
縱觀天子劉宏的人生軌跡,由於先帝無嗣,本僅是漢室宗親解瀆亭侯的劉宏於十歲登基稱帝,屆時還是竇氏外戚把控朝政,便是連天子劉宏都僅是竇氏外戚扶持的傀儡罷了。
而天子劉宏在這種處境之下,卻是通過一係列的手段很快就解決了外戚專權的問題,掌握大權之後,更是將朝中的宦官、士人換了一撮又一撮,殺了一批又一批。
以著帝王之道而言,天子劉宏無疑是合格的,對於朝堂之內的把控能力強得驚人,甚至公然大肆賣官鬻爵。
隻是,天子劉宏在享樂之上的追求,卻是比李隆基還要來得極端。
賣官鬻爵,僅為享樂。
且目前來看,在天子劉宏的觀念之中,恐怕就是連卷席大漢七洲之地的百萬黃巾都在頃刻之間被解決,天下已然是固若金湯。
‘又或許,天子劉宏亦是看出了大漢弊端,但更是明白無力改變,所以先爽死再說,不管身後洪水滔天?’
李基轉而又想到了這個可能性。
且不得不說,李基沒有記錯的話天子劉宏縱情聲色,乃是於三十二歲就徹底被掏空身體而病逝,某種意義上確實是爽了半生直到死。
可惜天子劉宏大概想不到在他死後,董卓不僅會成為他的同道中人,還會順便當了他的便宜女婿吧?
也就是竇太後死得早,否則董卓說不準還要當天子劉宏的後父也說不準。
而天子劉宏目前來看,似乎也沒有戒酒戒色的打算,反倒是對於如此平衡把控朝政自得其樂。
這對於李基而言,某種意義上卻是一件好事。
作為權力金字塔最頂層的天子劉宏不變的話,短期內整個大漢的權力架構也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
或許,劉備想要在天子劉宏駕崩之前爭取“揚州牧”幾乎不可能,但是揚州刺史兼吳郡郡守的官職還是相當之穩固。
且待朝廷政令一到,由劉備督察揚州各郡收納流民,這無疑是通過“大義”將劉備身為揚州刺史的權柄放大到了極點,給了李基真正借此插手掌控揚州其他郡的可能。
更重要的是,隨著劉備在徐州四處借糧成功,通過徐州通道湧向吳郡方向的流民還在日益增多。
這段時間以來,吳郡北麵的長江之上一艘艘船幾乎都快劃得冒火了,接往吳郡的流民數量早在十天前就突破了十萬的數字。
也幸好劉備的仁德與名聲,在賈詡暗中的引導下已經徹底在流民群體之中散播開來,方才始終沒有出現什麼亂子。
隻是,隨著聚集於吳郡北部的流民數量還在不斷增加,安置流民已然成了刻不容緩的要務。
吳郡人口都不足百萬,有些略微偏遠的吳郡一縣之地全部人口都未必有十萬之數。
如今隨著流民營中的流民數量不斷擴大,不僅僅糜竺的能力已經即將不足以把握住狀況,便是每日供給流民營的糧食都是個觸目驚心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