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光影之王!
《無名之輩》殺青宴在一片熱鬨的氣氛當中結束。
回到北京,葉楚想了想,又給寧昊打了一通電話,明確告訴他,如果有一天沒錢拍電影,他會第一個投資。甚至願意當個配角。
寧昊好生感動,很有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感覺。
但他還是想把手中的《香火》和《綠草地》拍出來,繼續追求藝術的道路。
這兩部作品雖然也需要資金,但是他寧昊還是有辦法。
不行了再找葉楚唄。
所以說有人要想提升一下格局,還得走南闖北的碰頭。
無論多硬的頭鐵,現實終究會讓他有所改變。
哪怕他是王笑帥、婁火華!
……
葉楚在電話裡表現的很求賢若渴,不過放下電話之後就把這件事拋之腦後。
寧昊又咋啦,非要湊劉德樺的局,就讓他湊唄!
葉楚現在更關心的是電影的後期製作情況。
他並不是真的二十一歲的毛頭小子,事實上還是很懂電影的全部流程,對於後期製作也是略懂。
這一次他要徹底弄懂。
弄懂的方式就是跟著大師學藝。
這位大師便是杜媛,她之前是西影廠剪輯師,老眸子的禦用剪輯師,《英雄》之前的片子都是她剪的,業內稱之為“金剪刀”。
在拍《無名之輩》的時候,葉楚就知道現場導演並不是最重要的,攝影才是成敗的關鍵!
光圈、焦距、燈光這些都需要攝影把控,一個攝影的拍攝功底,直接決定著一部電影的質感。
他之所以請來寧昊和杜傑做攝影師,並不是對紫禁城影業的不信任,而是想掌控劇組。
但也是因為寧昊的攝影技術高明!
想一想,為啥老眸子處女作就能玩得那麼溜——人家本來就是攝影出身!
當然啦,也有特彆天才的,比方說昆汀,純野路子出身,完全不懂攝影,還能把個人風格玩弄得出神入化。
當然,現在不隻是後期製作,後期宣傳也要跟上。
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無名之輩》的素材已經全都交給了杜媛工作室,杜媛的風格很開放,了解多線敘事,也願意嘗試多線敘事!
其實剪輯師的工作並不是合板,也不是按照分鏡剪輯,這都是基礎。
優秀的剪輯師更多是去根據故事人物衝突去感覺這些素材可以如何處理,去發現創造,調整他們的鏡頭之間的關係。
“黑色幽默,小人物的艱難感……”
“笑著活下去,悲傷中卻得孕育著希望……”
“……能跟著杜老師長長見識,我也算滿足了!”
“…麻煩杜源老師了。”
經過雙方詳細溝通後,杜媛還有自己的徒弟呆在剪輯室裡,緊張忙碌起來。
葉楚還得抓配樂…
工作量比在劇組的時候更大了……
……
《無名之輩》的定位是喜劇片。
儘管他一上來就是打劫、丟槍,他依舊是喜劇片。
喜劇片在電影市場上有著天然的觀眾熱度。
畢竟大家進電影院就是尋開心的。
一部能夠讓人開懷大笑的電影會更加吸引人。
在我國電影工業化還沒有崛起的時候,喜劇片大概是唯一能夠抵禦好萊塢大片的國產類型片了!
什麼,你說武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