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虎在把肩膀這第三個重心點構建出來,並且熟悉之後,他的刀法果然就立即上了一個台階。
外在的表現是他的刀速變快,刀招與身法的銜接上,已經沒有阻滯,變得順暢起來,從而讓進攻的節奏快了半拍。
內在的進境則是,長刀在他的手中如同遊魚一般,刀柄的各種握法得心應手,長刀更難在兵刃的猛烈碰撞中脫手,重心點也從固定的,變為根據長刀的不同姿態在刀身上下移動。
比如長刀平持之時,刀身重心位於正中,斜持時,重心點朝刀尖靠近,正持之時,重心點朝著刀柄靠近。
想要斬出威力最大的一刀,就要把力量發在長刀重心上。
這還隻是普通的揮刀,在使用刀招的時候,前後變招,重心也會跟著改變,這中間的要求,一是重心變得要快,越快刀速越快,二是身體的發力也要跟上,配合刀身重心變化的節奏,保證每一刀都斬出更大的威力!
就拿血戰八方的第一刀:朝天刀來說。
朝天刀是上撩刀轉斜上刺,上撩刀的時候,發力點在靠近刀柄的位置。
轉斜上刺之時,重心就要迅速移到刀尖附近。
上撩刀平平無奇,是人就會,關鍵就是這突然變化的斜上刺,這才是殺機之所在。
重心移動的越快,這斜上刺的速度也就越快,再把身體的發力配合上,把朝天刀練成快如閃電,猛如轟雷。
所謂一招鮮,吃遍天。
單把這一刀練好,就已經足以行走江湖了。
而刀招與刀招之間的銜接,就比這單純的朝天刀就更複雜了,對重心的要求也更高。
儘管呂虎已經構建出第三重心,刀招與刀招之間,還是有不暢的地方在,他感覺還是少了某種東西,一個貫穿始終,不變的東西。
而這也是他最後要解決的問題,解決掉這個問題之後,血戰八方才算是真正練成了。
自呂虎閉門修煉的第三十日。
下午黃昏,宅子前院。
呂虎在院子之中裸著上半身,赤足修煉刀法,這樣可以省下洗衣服,洗靴子的功夫。
今日的他,從起床吃過早飯後,就一直修煉到現在,午飯都沒有吃。
他感覺自己的血戰八方刀即將就要小成,就差了臨門一腳。
這是一種冥冥中的感覺,說不上什麼所以然來,但直覺告訴他,就是如此!
這種感覺呂虎剛從心中生出來,就死死的抓住,此後就不敢有絲毫的停歇,生怕一停下,這種感覺就消失了。
就看到院子中的他,時而前衝,時而急速轉身,時而身軀左右搖晃的變向,時而跳躍斜行。
渾身上下都已經被汗水浸濕,尤其是赤足的雙腳,更是一步一個濕腳印。
突然,呂虎停住身軀,站立不動,呆呆的看著夕陽,如同一尊泥塑一般,但腦中卻如同暴沸的開水,在飛速的思考些什麼。
呆立了半晌之後,他的口中開始喃喃的自言自語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