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與雲南交界處的安寧河附近山裡的一處少數名族村寨叛亂。
說是村寨,也有幾萬人,雖然這樣的不算什麼大事,可畢竟是少數名族。
滿人素來的規矩就是親近少數民族的,這一回的就是考驗他們了。
強壓固然快,可是雲貴川這裡多數都是少數名族,要是壓不好,就容易造成更大的。
所以,朝中文武很看重這件事。
大部分大臣建議還是派大臣先去安撫最合適。
不過也有一部分人是建議直接出兵剿滅揚我大清國威的。
皇子們站在一旁,都沒有說話。
康熙爺聽過了臣子的討論之後,問站在一邊的太子“太子,你意下如何?”
“回皇阿瑪的話,兒臣覺得,該先安撫,雖然此次叛亂不足為慮,但是雲貴川多少數名族,一旦引起不滿,可能會有彆的人也生事。蒙古戰亂平息不久,如今不宜再有戰事。倘或安撫能解決,還是不要動乾戈的好。”
立馬就有大臣附和,太子爺英明等等。
實話實說,太子爺說的都在理。
看起來是盛世,可實則前些年,平三藩,打葛爾丹,打台灣,國庫是耗儘了的。
縱然這幾年恢複了些,可康熙爺隔三差五就要南巡,也是銀子啊。
如今平亂不算什麼,可是一旦引起大亂,就是大事了。
再說了,葛爾丹是死了,可是蒙古素來不平靜……誰知道會不會有人趁火打劫?
“太子爺年紀輕輕,倒是謹慎。朕都不及你。”康熙爺冷笑一聲。
太子爺忙跪下“兒臣無能。”
太子爺跪下了,那幾個主和的也都跪下了。
剩餘的人也不好站著,一瞬間,也就都跪下了。
四爺素來是明麵上支持太子爺的,自然也是主和一派,一早就跪下來了。
直郡王雖然善戰,可是今兒他沒說話。
可皇上不會允許他不說話,這會子就點名問他“直郡王,你說該如何辦?”
“回皇阿瑪的話,兒臣聽皇阿瑪的。皇阿瑪要安撫,兒臣願意出麵。皇阿瑪要收拾他們,兒臣願意領兵前往。”
直郡王很直接,很簡單。
跪著的大臣們裡頭,如索額圖,如明珠這類的老臣,心下就有了計較。
不說素日裡誰更得寵的話,如今這回答上,直郡王雖然回答的像是極為沒有主見,也沒有什麼國計民生的籌謀,可是貴在順耳啊。
他就一個態度,聽皇阿瑪您的。
這一對比,太子爺的顧慮就很是多餘了。
皇上春秋鼎盛,做主的還是皇上。
更何況,皇上如今還站不起來呢……
做兒子的,是示弱好啊?還是……替他拿主意好啊?
這要是個尋常百姓家,肯定是拿主意啊。
可這是帝王家!
做太子的這個時候,本該示弱。本該是一副時時刻刻離不開皇阿瑪提點的樣子。
太子爺錯了。
縱然是個胸中有丘壑的,也不該如此。
相對來說,看起來沒腦子了些的直郡王,何其聰慧?何其叫皇上放心?
“你這孩子,也不小了,怎麼不知自己琢磨?”康熙爺果然馬上就愉悅了,笑著道“都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