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將來港口建成之後,就會有海關。進出口監管,收取關稅……。”
“停,這個太遙遠了,我覺得你也未必明白。”
“我不明白不要緊,將來會找專業人士來做。”
“那就等將來再說,咱們現在關注能做的。這個產業園,倒是比較現實,如果你能招商進來,應該較快產生效益,安排就業和稅收。”
“招商的事情沒問題,我回國之後就開始。”
“我就暫且相信你,現在來談談居民區的事情。按照你的計劃,讓老市區的居民進入樓房居住,需要大量的建築。”
“誰來建設這些房子?拿什麼建設?蘇馬裡連水泥都不能生產,各種建築材料從哪裡來?”
“都從中土來,人,建築設備,建築材料……。”
“好吧,我知道中土是建築狂魔,但是建成了房子賣給誰?”
“賣給本地人、外來投資者,外來就業者。”
“投資者行,本地人有錢買房子麼?”
在這裡開發房地產,地皮很便宜,稅費也不會高,主要看楚傑克這個市長的心情。
主要的成本就是建材和人工費。
但是話說回來,即使房價再便宜,這裡人的購買力也幾乎承擔不起。
這裡的人實在太窮,即使買,也隻有少數有錢人才能買得起。
“我覺得,房地產什麼的,你還是往後放。現在的關鍵,就是先把發電廠和海水淡化廠建設起來。”
“有了水電,才可能推進其他項目。還有,我覺得先從農林牧漁這方麵入手,才是正路。”
紙麵上做計劃,甚至在會議上宣傳很容易,但是真的乾起來,確是千頭萬緒,步履維艱。
這裡缺乏必要的基礎設施,人才、技術、資金等要素,幾乎都是空白。
勞動力資源雖然豐富,但都是低素質的農民,也不適合工業流水線的需求。
“還有一個問題很重要,你有銀行麼?沒有銀行,將來怎麼結算?在這裡可以使用現金,進出口呢?”
金融其實也是個大問題。
整個賽拉市,除了幾個個人放貸,剩下的交易活動幾乎都使用現金和實物交換。
經濟落後的情況下,交易少,使用現金和實物交換還能應付,但是企業不可能總是使用現金。
“銀行的事情,胡奎在辦,準備跟彆的銀行合作,在賽拉建立銀行。”
金融問題,楚傑克和胡奎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必須解決。胡奎那邊已經跟坎達協調,準備在賽拉設立金融機構。
至於銀行股本,就要從中土引進。利用中土的資金,中土人將成為賽拉銀行的主要股東。
楚傑克和胡奎的計劃是,先把銀行的架子搭起來,融入到國際結算體係當中。讓儲蓄、貸款、結算、彙兌這幾個主要功能先運作起來,滿足最基本的金融服務。
至於理財、證券、保險之類的,現在還不敢想,等以後再說。
兩個人一邊研究,一邊動手,在電腦裡打文件。
楚傑克打中文版,西爾維婭打英文版。之後再由馬丁翻譯成斯瓦西裡語版本。
西爾維婭總是不斷地質疑楚傑克的計劃,兩人動不動爭論得麵紅耳赤。
不過,爭論過後,還是繼續工作,連續幾天都是如此。
從拉特市來到賽拉市的第九天,胡奎帶著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