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非洲當富豪!
休息片刻,各路人馬就分頭行動。
胡奎、希拉姆和綠寶石礦的劉工開著兩台車,拉著煤礦和火力發電廠的人去拉馬,進行勘察設計。
馬丁帶著人去勘察潮汐發電廠和海水淡化廠勘察。
海拉姆、馬布裡、西爾維婭、楚校長、呂校長,楚家鎮和河東的人去考察投資項目。楚平凡和呂誌玲給當翻譯。
楚傑克開車,帶著朱院長等人,考察賽拉市的整體環境,為賽拉市的城市規劃準備第一手資料。
在賽拉市區轉了幾圈,又到了碼頭,潮汐發電廠,外加周邊的農村,又往拉馬方向走了5公裡左右,最後回到賽拉,來到燈塔山上,俯瞰整個賽拉市區。
“不錯,如果不考慮目前的落後狀況,賽拉確實是一個適合建設城市的地方。”
“靠山臨海,依山傍水,從風水上看就是一個風水寶地。港口一定要建設,沒有港口,這座城市的區位優勢就白白浪費了。”
“有了港口,不僅有利於經濟布局和發展,更重要的是有了城市的靈魂和文化韻味。”
“從建設城市的角度來說,賽拉目前的落後狀況是一件好事情。原有的房屋都不值錢,拆遷成本很低。隻要給稍微好一點兒的房子,。那些居民應該就同意動遷。”
按照楚傑克和朱院長的大致規劃,這個賽拉市大致上劃分為幾個城市功能區。
原來的賽拉港口範圍擴大,作為gk區。
一期工程建設兩個五千噸泊位,一個一萬噸泊位,一個五萬噸泊位。
在北部邊緣,建設棧橋泊位,供當地漁民的小漁船停泊。
預留出港口的地皮,二期工程的時候建設兩個十萬噸泊位,為將來拉馬礦區出海口,同時預留出保稅區的位置。
靠近港口的半環形地帶作為工業區,各種工廠、冷庫、倉庫都儘量放在這個半環形地區之內。
同時預留出拉馬——賽拉港鐵路的位置。
工業區之外,就是商業區。
各種商店,市場、批發市場、物流中心、寫字樓、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火車站、客運站、醫院、學校等公益機構,都在這一片區域內。
這個商業區,將來也是整個蘇馬裡的貿易中心,從這裡輻射整個東部非洲地區,通過港口跟隔海相望的中東地區連接起來。
這片區域,也是目前塞拉市民的主要居住區,這意味著這片區域將來都要拆遷重建。否則的話,這就成為一個巨大的城中村,或者說是貧民窟。
這是楚傑克絕不願意看見的。
現在的賽拉市區往西往北,一直延伸到潮汐發電廠附近,作為生活區,也就是住宅區。
這裡將建設樓房,供未來賽拉市的20萬人口居住。
主要建築當然是樓房,這裡地皮不缺,為了接電和供水方便,不建設高層住宅,一般都在六層,不設電梯,隻用步梯上下樓。
最後一個功能區,就是在潮汐發電廠附近,作為行政區。
這裡是將來市政廳、酋長會、市議會、各種協會、各區機關等各種行政機關所在地。
“眼前的這片居民區,就是賽拉有頭有臉兒人物的居住區吧。”
朱院長不愧是內行,僅僅從建築就看出了燈塔山富人區。
“就算是吧,按照咱們國內的水平,也就是小康水準,財產和生活水準,連咱們的中產都算不上。”
“這片區域你打算怎麼處置?”
“牽涉利益比較多,暫時不動。”
“其實也沒必要動,五年左右,平地的各個功能區建成,哪怕是初具規模,這裡就顯得非常寒酸,那個時候,這個所謂的富人區,恐怕就會變成貧民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