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在帝將要死去的時候,他的大軍還在為他攻城掠地,向人類不曾觸及的領域不斷推進。
世人是這樣流傳的,帝的軍隊要殺上昆侖,為帝取來長生不死的仙藥。
顓頊知道真相並非如此。
帝率領軍隊向昆侖攻去絕非為了所謂的不死藥,帝在尋找一樣東西,那軍隊中帶著帝那修築大橋的子嗣。顓頊知道帝在做什麼,帝在尋不到登天之路後轉而去尋求神州之外的世界,暮年時,帝已經感知到神州的西邊存在著什麼東西,帝對顓頊說道,那個東西是他曾經在樹乾上見到的世界。
有與他同位的生靈在那個世界向他呼喚。
不知是敵是友。
但帝無懼這些事情,倒不如說他更期待那呼喚他的生靈是敵人,這樣帝終於將擁有一個對手,能讓他真正拔出心底的刀劍。那鋒芒養在心底太長時間,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生靈能承擔住帝帝一縷銳利之氣,所以帝的刀劍從來沒有出鞘過,那被屠殺殆儘的族群不過隻是因為帝的一瞥罷了。
想起來有些可笑和悲哀,一位掌管金行的帝王終其一生不曾拔劍。
顓頊有時甚至會想,可能正是因為養在心底的那鋒芒無法展露才慢慢磨死了那位驕傲的帝。
軒轅城中,一個使者快馬直入中央宮室。
顓頊拿到了一封信。
帝率領的軍隊還未歸來。
但共工對他宣戰,要爭奪帝的位置。
共工的血脈古老,追溯至炎黃。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襖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於江水,生共工。
同時,共工也是掌管水的神。
“共工”顓頊的神情冷漠,無喜無悲,似乎對共工的叛亂毫不在意。
他隻是歎息了一聲,說道“帝,你一生為人族鋪路,有想過依舊會有叛亂,叛亂甚至來自你最信任的部族麼沒有外族,沒有矛盾,人會自己製造出外族和矛盾,從古至今,一直如此。”
顓頊收起書信。
他驀然想到什麼。
“也許你想到了,但是不在乎。”
就像古時的炎黃之爭,他的大伯是經曆過那個時代的人,可能已經預料到了現在的一幕。
甚至這源頭出自炎帝部族的血裔是帝特意留下的對手,帶走軒轅城的大軍是給這次的爭帝之路留下一個可以稱得上公平的餘地。軒轅城的軍隊自然聽命於顓頊,若是帝沒有帶走軍隊,共工就不會宣戰。
這個時代,比較體內流的是誰的血,不如比誰的拳頭大。一直以來,那鐵血的帝王就是這樣教導他的。
若是他輸給共工,自然沒有資格成為新帝。
“他贏不了,就像神農氏敗給軒轅氏一樣,無非是曆史從來一遍。”顓頊戴好頭盔,眼神淡漠,比起少昊的銳利,他更接近一種類似深湖的平靜,那看上去美麗仔細琢磨卻毛骨悚然的光景。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