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談完,雙方又將在大堂裡和店東嘮家常的刁謙彥請回,正式開喝。一點透的飯菜隻能講湊合,畢竟人家的日常顧客本來要求就不高,隻要吃飽就行。至於吃好,在這小碼頭實在是一種奢望。隻是鄭直卻吃的很開心,喝的很儘興。無他,有錢賺。
“俺們那的糧食如今已經是一年三熟。”孫懷南喝乾杯中酒“不誑人,一畝地三熟加起來六石穀子,算下來有四石二鬥的米。就比如俺們這次進獻的瑞穀,就是一禾三穗。”
鄭直聽了直咋舌,沒法子,差距太大。旁的地方他不曉得,就槁城而言,不過一年一熟,畝產不過收麥一石以上。算上六成脫殼率,則南北產糧有七倍之差,觸目驚心啊“不曉得孫紀善可有意將南米北售?”
“俺喝多了,上頭,你們聊。”刁謙彥看看日頭“這天色不早了,俺也該回去了。”
鄭直哭笑不得,卻並沒有如同上午時候那樣感覺對方畫蛇添足“刁主文受累,俺一會要跟著孫儒士的船去府城,門口那兩匹馬還望代俺送回縣東街。”
刁謙彥笑著回禮“一定,一定。”所謂的縣東街就是縣衙後巷的一條街,那裡距離他的院子最近,也就是那兩匹成色不錯的馬就送給他做謝禮了。
“刁二郎慢走。”孫懷南湊了過去,將懷裡的一個包袱塞給了對方。
刁謙彥尷尬的對著鄭直笑笑,心裡咒罵孫懷南不講究,直接出了門。
“俺們之前在京師認識的。”孫懷南一點都沒有打算隱瞞“人家收錢辦事,這有啥。”
“對。”鄭直想想,感覺孫懷南講的很實在,反而是他把這種光明正大的事弄得鬼鬼祟祟。
雙方在此落座之後,孫懷南繼續道“鄭解元想要做糧食買賣,俺自然樂意。可是從俺們安陸到真定可有一千多裡啊,這糧食買賣不虧嗎?”
“不曉得孫儒士有何見教?”鄭直默然。
“南京。”孫懷南直接道“如今南京就缺糧食,奈何俺們沒有文書,賣不了。倘若鄭解元有關係,這糧食就可以順江而下。”
“孫儒士應該曉得,各地誰不是以鄰為壑。若要打通關竅,又豈是朝夕之間?”鄭直一聽就不靠譜。
“鄭解元誤會了。”孫懷南卻搖搖頭“須知,這南京乃至江南,每隔一段日子就會鬨饑荒,這次俺們錯過了,並不是以後也錯過了。俺們賣的是糧食,今年長了要賣出去,明年一樣。奈何俺們是王府,身份不便。鄭解元的名頭俺在安陸也聽過,當然令叔的名頭更大。京師和南京不同於旁處,誰都彆想稱王稱霸,所以旁的地方做買賣或許都會被本地人欺負,唯獨這兩個地方不會。”
鄭直想了想“這麼講,孫儒士要和俺們做長久買賣?”
“做買賣不都是要細水長流才好嗎?”孫懷南反問。
“孫儒士容俺想想。”鄭直一時之間還沒有辦法權衡利弊。
“沒事。”孫懷南道“俺們還要回來坐船回安陸,估計會是九月底左右。”
“一定,一定。”鄭直趕忙應下,為對方倒了一杯酒。買賣談完了兩人實在不曉得繼續談啥,可是這才吃了沒一陣。
就在鄭直考慮要不要用在山西的見聞當作佐料時,孫懷南開口了“俺聽人家講,這《大觀園》是解元令叔所著,不曉得是不是真的。”
鄭直點點頭“實不相瞞,確有其事,不過隻是小道而已,不值一提。”
儘管鄭寬寫的《大觀園》、《水滸》已經廣為人知,可他卻從不署名。究其原因乃是士林對小說家曆來都不友好,甚至還詛咒。因此,不管是王增刊印,還是旁人盜印的《大觀園》也從沒有出現過鄭寬的名字,而是給他起了一堆亂七八糟的筆名。反正大夥都曉得誰寫的,如今風氣如此,也沒人苛求。倒是有人借此印證了,寫話本的沒一個有好報。不信你瞧瞧,鄭寬一個狀元,就因為寫了話本,到如今都沒有生出兒子,這輩子要做絕戶了。
“那不曉得脂硯齋是誰?”孫懷南卻好奇的問?
“脂硯齋?”鄭直一愣“沒聽過,不曉得是誰?”
“不會吧。”孫懷南把褡褳拿過來,從裡邊拿出一本書遞給鄭直“這書把令叔的書,講的清清楚楚,旁人都講一定是解元家人寫的。”
鄭直伸手接過,瞅了眼,書名《脂硯齋重評石頭記》“這《石頭記》?”旁人?旁人是誰?孫懷南一個大老粗,咋對這種書如此感興趣,看得懂嗎?
“估計是書商為了不給錢,改的名字。”孫懷南不以為意。
“俺確實沒聽過這名字。”鄭直苦笑著隨意翻了翻,卻發現裡邊的見解確實獨到,當然沒有那本《紅樓夢》附錄中《張捷說紅樓》講的實在“想來也是書商為了賺銀子請人胡寫的。”
“解元公也喜歡話本?”孫懷南緊跟著就問。
鄭直點點頭,不動聲色的將書放下“實不相瞞,《大觀園》俺就是第一個讀到的。”
“那賣書能賺銀子不?”孫懷南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終於講出了真實目的“俺船上還多著哩,要不解元跟俺找個書商,都賣出去。俺本來打算去京師賣個好價的。”鄭直瞅著孫懷南,不確定的問“書商?”
“對啊。”孫懷南狡黠一笑“俺大字認不出一籮筐,就瞅著這書插圖好看。”
鄭直拱拱手,人家確實不識字,卻不傻“若是孫儒士信得過俺,在下願意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