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一大早,晨鐘剛剛敲響,鄭直就帶著朱千戶再加上兩個家丁出了府城北門。李懷等人離家多時,還要小住一段日子,才離開,而他則是要在暴風雨來臨前躲出去。目的地自然是保定,算算日子,程文的人估計也快來了,他是個追求‘大’的人。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大’,因此打算保定那邊也一起聯動。
從真定向北七十裡進入定州治下的新樂界。相比上一次的來去匆匆,這一次鄭直也沒啥心思留戀該地。又走了七十裡來到了定州永定驛,歇息了一夜之後,第二日一早繼續趕路。過望都縣翟城驛,滿城縣涇陽驛,又是一百五十裡。當日入夜,終於來到了清苑縣外三裡的一處幾十戶人家的莊子外,謝國表已經在劉三陪同下等著了。
“販馬?”謝國表沉思片刻“這買賣的水很深,若是公子隻是淺嘗輒止,大可不必。”
“這事有太仆寺的人幫忙關照。”鄭直不管信不信任謝國表,都不會將程文的事講出來。無它,做事不密乃是大忌“原本隻打算在真定府做些小本買賣,可是有了謝經曆在,俺不免有些得隴望蜀。”
皇明舍太仆寺,行太仆寺,苑馬寺,禦馬監分管各地馬政。其中前三者者互不隸屬都聽命於兵部;後者聽命於主上。
太仆寺掌管牧養馬匹的政令,以及對馬政官員的的監督;細致到軍民馬匹的生育、牧養、分配與檢驗。行太仆寺負責為邊境的要塞及在邊境牧養馬匹,還有馬匹的烙印,散發,馬政的課掌以及馬匹的繁殖牧養。苑馬寺其職責與行太仆寺基本相同。而禦馬監負責皇家用馬。
太仆寺設寺卿一人,掌牧馬之政令。少卿一人佐寺事;一人督營馬;一人督畿馬。寺丞分理京衛、畿內及山東、河南六郡孳牧、寄牧馬匹。
“若是有太仆寺的關竅,這買賣倒是可以做。”謝國表想了想“隻是不曉得公子要俺咋做?”
“自然是從官牧之中采買一些老馬轉入民間。”鄭直開始將他和霍光商量的法子講了出來。
按照朝廷俵馬製度,成化十二年,議每匹兒馬三十丁朋養,騍馬五十丁朋養。每二年向騍馬戶征收馬駒一匹。又弘治二年令,朝廷推廣免糧養馬政策,即每50畝地領養公馬一匹,100畝地領養母馬一匹,這些土地可免租賦。
可是馬是活物,誰也無法保證它不會生病,同時更無法保證每兩年母馬就能產一匹馬駒,就算產下的也無法保證能夠達標,不達標就必須交銀子買補。而不合格的馬駒就隻能處理掉,畢竟養一匹馬太費時費力了,一般都會低價賣給馬販子。
馬販子自然壓價,一般隻給兩到三兩銀子就可以拿到一匹馬駒,待養上一年,就能賣出八兩的高價。雖然相比互市要賺的少,不過相比旁的買賣依舊是暴利。
霍光和鄭直就瞅中了這條道,隻是民間養馬早就被各路馬販子打通了關竅,隻有衛所軍士手中的官牧馬匹受限於軍令,鮮少有人涉獵。這也是鄭直為何不辭辛苦而來的原因。
“俺倒是有了主意,公子不妨聽聽。”謝國表想了想“若是公子在南京有門路,則這買賣不但可以做,甚至可以不用將馬領出衛所,就能拿到銀子。”
“願聞其詳。”鄭直精神一振,還有這好事。
“南京那邊不利養馬,可是朝廷定製,每年俵馬七千匹。如今雖然改了,卻並非全改,本色三,折色四。南京那邊每年依舊要為這三千匹馬而傷腦筋。”謝國表低聲道“若是湊不出,就需要按照每匹馬十二兩買補。”
“十二兩啊。”鄭直不由驚歎“這麼便宜?”如今京師一匹好馬將近二十兩,南馬哪怕矮小,可這折價還是太低了。不用講,製定這個價錢的官一定是南人。
因為想販馬,鄭直也打聽了一些門道,不講旁的,每年養一匹馬所需的銀錢都要五六兩左右,兩年差不多就是十二兩。與其花一年功夫養馬,還不一定有個結果,倒不如三十人湊銀子分攤這十二兩合算。
“是啊。”謝國表道“可是太仆寺也不傻。那三千匹無論如何也不收折色,而要本色。於是就出現了南京的馬政官帶著銀子來俺們這附近找馬販子買馬,然後交差的事。”
“這一來一回,虧了。”鄭直估算了一下,如今本地符合太仆寺標準的馬,至少要十六兩左右了。
“公子錯了。”謝國表立刻道“若以每馬一匹論之者,本價即該銀十餘兩,另有四五十兩的解俵盤費,再加上十多兩的馬草。算下來,可要便宜四倍左右。這還沒有算太仆寺內各處盤剝,零零總總,俵馬一匹要銀子一百兩。”
“這麼多?”鄭直從楊儒那裡學了口算,所以迅速算出了這是多少銀子。三千匹馬,總共三萬六千兩銀子,刨去每匹三兩本錢,中間分潤二兩,那麼到手就是兩萬一千兩銀子,關鍵這買賣可以每年做下去。若是能夠通過程文壟斷,那麼就是一匹馬要個二三十兩也不成問題。這可是每年五六萬兩銀子的買賣“這麼好的買賣,咋早沒人做?”謝國表不由高看鄭直一眼“一來,關竅太多;二來,無人服眾。”
鄭直點點頭“俺想試試。”
“在下定當竭儘全力。”謝國表並沒有因為鄭直隱瞞與太仆寺何人合作有任何不滿。雙方接觸不多,根本談不上多少互信。若是這麼重要的內情對方和盤托出,他反而會立刻跑路。無它,豎子不足與謀。
正事談完,二人走出書房,劉三趕忙迎了過來“東家,上好的肥羊已經好了,謝經曆還弄了幾壇黃酒。”
“那就一起嘗嘗。”鄭直笑著招呼朱千戶等人一起入席。
“對了,咋沒瞅見董佐郎?”鄭直四下瞅了瞅。
“董佐郎最近不曉得惹了誰,隔三差五的有人過去搗亂。”劉三解釋道“原本今個兒也來了,結果傍晚,家人找來,講有人抬了屍體去他家訛銀子。”
“還有這事?”鄭直立刻想到了寧王。雖然他做的很隱蔽,可是也不敢保證無人走漏消息。那麼寧王的人一定會先從他那些失蹤手下最後的落腳點周圍找。董佐郎可不是良善,太符合凶手的條件了“若是謝經曆需要,可告訴俺一句。”
“還沒有到見官的地步。”謝國表卻懂,不經明路,鄭直能做的實在有限。不過對於人家能夠講這一句,還是很滿意的。
“那就好。”鄭直也不勉強,看著下人們端上來的烤羊腿,笑道“這羊確實肥。”
“這是後衛自個養的。”謝國表介紹道“直接供應光祿寺的。”
“光祿寺?”鄭直好奇的問“俺聽人講如今光祿寺已經不從外邊進東西了。”
“確有其事,乃是兵部尚書劉大人向主上建言。不但停了爛采,還停了很多器物的修造。比如曲陽,那邊好多石雕鋪子一下子就垮了。沒法子,他們的東西,除了一些顯貴外,主要就是供應宮中。”謝國表的消息多一些“聽人講一下子省了幾十萬兩銀子。”
鄭直點點頭,公家的便宜不占白不占,這位劉尚書此舉也不曉得要斷了多少人的生計。比如他訂的牆磚,就不是找民間磚廠訂購普通紅磚,而是訂購的真定衛專供修葺城牆用的‘文字青磚’。大小均勻,質地堅固,當然價錢不便宜。按照城牆高三丈,每丈造價十三兩八錢算,所需磚塊平均是一萬塊,核算每塊青磚一文錢。城牆一共長二百八十丈,大概要三千八百九十兩銀子。
這個價錢已然不低,如今一斤米也不過錢二文,像王嬤嬤等人一個月工錢也不過五錢銀子,也就是錢三百七十五文。
這還沒有算內裡治宅所需的磚塊,特意從太行山采購的木料、木植;曲陽的石雕;新樂的砂石泥漿等等的費用。預計全部算下來,十五萬兩都打不住。
正在喝酒的鄭直不算不曉得,一算嚇一跳,直接喝嗆了。
十五萬兩?要這麼多嗎?還有隆興觀的四萬兩銀子,攏共小二十萬兩。鄭直突然感覺渾身充滿了乾勁。沒法子,他都把祖宅拆了,若是不一條道走到黑,就成了笑話了。
雖然還有存在京師從孫家劫的金子;中飽私囊從郭勳等人那裡騙得銀子;從程文那裡詐過來的官銀;從剿匪那裡黑吃黑搶的私銀;從張茂那裡挖出來的賊贓,林林總總足可應付。可他的攤子鋪的太大了,他的野心也太大了,如今各方麵都要投銀子,又都不可能短期見到回報,所以隻能不停的用各種手段弄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