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十早課剛結束,正準備稍後出宮與張彩碰頭的白石得到消息,主上特命李榮傳旨“‘評議《諸司職掌》與《大明會典》優劣論’成,賜錦衣衛指揮,詹事府右諭德兼翰林院侍讀鄭直金花帶一束,金綺衣一襲,入直內閣,參預機務。”
他都蒙了,這簡直扯淡,中了狀元不到一年就入閣?他有些懷疑自個不是穿越進了現實世界而是十八線作者喝多了寫的三十六流小說裡。畢竟白石就沒有聽說過大明哪位閣臣能如此逆天,誰不是一臉大胡子時,才顫顫巍巍的被人喊一聲“閣老”。
“洪武二十六年定,文武官員公服腰帶一品用玉,二品用犀,三品、四品用金,五品用銀鈒花,六品、七品用銀,八品、九品用烏角。太宗時先後賜解文毅等人五品官服、金綺衣,入內閣,由是為成例。自來閣臣初入俱稱‘直內閣’,即官至三殿、二閣、二坊大學士,無入內閣旨,不得與機務也。今輔臣俱為殿閣大學士,無複‘直內閣’之稱。正統十三年戊辰科狀元彭文憲與今日之事相若。及第後第二年即獲賜金花帶,賞五品服色,與正統十年乙醜科狀元商文毅一同直內閣,參預機務。”楊廷和在文華殿為太子講解弘治帝今日旨意“但當時情況特殊。英宗睿皇帝北狩,是景皇帝監國,且第二年彭文憲就回鄉服孝,待三年後回京。景皇帝就命他到翰林院供事,不再參與內閣機務。待彭文憲再入閣的時候,已經是六年後的天順時了。”
“也就是講有先例。”太子卻顯然沒有與楊廷和同步。
“……”楊廷和選擇沉默。畢竟景皇帝與英宗睿皇帝之間也是一筆糊塗賬。雖然朝廷在憲宗純皇帝時,恢複了景皇帝的名號,可也僅此而已“宣德以後。輔臣初次入直。最重者。即入武英殿。次之為文淵閣。其稍輕者則東閣。俱稱大學士。而祖宗朝則不儘然。史臣卑官。如修撰以下俱可入。其後則以學士入直者居多。即如近代,其入閣而終不得大學士者。天順後,蕭鎡以戶書終;許彬以南京禮侍終;薛瑄以禮侍學士終;嶽正以邵武知府終;呂原以學士終;劉定之以禮侍學士終;彭華以禮書終;尹直以兵書學士止。”
之所以尹直用‘止’不用‘終’,很簡單,這位在憲宗朝攪風攪雨的人物如今還活著。大明的官場,隻要人不死,誰也不敢下定論。更何況此人前幾年還上本求複出,隻是被弘治帝否了。
“還是有先例。”太子聽得很仔細,卻顯然另有打算。
“傳奉升官,本非治朝佳事。至於傳升大僚,尤為非體。如倪文僖之為南大宗伯;王端毅之以尚書撫南直隸皆是也。”楊廷和不得不講的再直白點。
“依然有先例。”太子點點頭。
楊廷和鬱悶的不吭聲了,太子以前挺好糊弄的啊。如今到底是咋了,根本抓不住事情的重點。
站在一旁白石聽的都無語,楊廷和就這水平?哪怕是想在背後說人壞話,也是無時無刻不在賣弄學問。原本楊廷和不解釋,太子還覺得弘治帝理虧。如今好了,人家感覺弘治帝所作所為一切都是有所本。根本抓不住重點。
待太子與楊廷和雞同鴨講結束後,已經是晌午了,白石趕忙向太子告假,出宮和張彩見麵。
“事情查清楚了。”張彩有些遺憾“那幾日是徐世芳的孫子病了,而且徐世芳與徐光祚雖然同府而居,內裡卻彼此不通,兩家也是分灶的。”
白石卻並沒有失望“那個鄭坤怎麼回事?”
“這個還在查。”張彩低聲道“此人雖然是鄭指揮的族侄,但是為人頗受詬病。幾個月前,鄭指揮已經當眾勒令對方不準打著鄭家旗號招搖撞騙。”
白石不置可否,繼續查看手裡的幾頁紙“他那個兄弟鄭墨倒是挺受器重。”
“如今已經是國子監貢監,《道報》就是此人在經營。”張彩調查的很仔細“目下正和偏向文人的《三友報》鬥得你死我活。”
白石也早就留意到了‘報紙’這種新近冒出的新事物,好在他穿越前記得在哪看過,明代已經有了這種東西,才沒有大驚小怪。隻是如今得知背後又是鄭直在推動,心裡不由打鼓。土著果然不傻,這八成是楊儒或者史臻享告訴對方的。
“那個向俊采買的藥劑確實都是保胎的。”張彩看白石不開口,繼續道。
白石想了想“那個向俊有沒有可能,既是婦科聖手又是兒科行家?”
張彩苦笑“這個俺還真不曉得。不過他能保胎,想來小兒方也該會一些。俺回去查。”
白石點點頭“慢慢來,不著急。”看張彩不懂,直接講了剛剛得到的關於鄭直的消息。
張彩聽了同樣感覺不可思議“這就成閣老了?”心裡不免對他們勒索鄭直的事惴惴不安。
“沒事。”白石卻笑道“這位‘小閣老’估摸著當不了幾日。”
這自然是白石在給張彩壯膽。有一就有二,跟楊廷和講的一樣,那個彭文啥啥,對彭時哪怕守孝回來被趕出了內閣,可幾年後,人家就光明正大,名正言順的回去了。論資排輩?哪怕資曆再深,人家單憑已經入過閣,就能秒殺所有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張彩聽不懂白石講的,卻曉得對方從來都是謀定而後動“僉事妙算。”
“俺如今已經調入內官監任長隨,在太子跟前做伴讀。老張,莫要再用舊稱。”白石不動聲色的講明了他目前的狀況。
張彩一愣,繼而一喜“恭喜……白大監。”雖然長隨可以算是中低等的宦官了,可也要看在哪。隻要跟在太子跟前,待出頭之日可就是一飛衝天了。
白石擺擺手“這也是弟兄們幫襯,否則俺也不曉得要熬多久。目下,俺們隻有把一切都做好了,才能在太子那裡有麵子。”
“卑職曉得了。”說一千道一萬,講到底隻有利益最打動人心。張彩立刻道“俺回去就把大監交代的事抓緊掃聽清楚。”
白石點點頭。小閣老,俺們又要做買賣了,此刻院外傳來了稚童的叫賣聲“賣報嘞,賣報嘞!清朝最小閣臣!”
“賣報嘞,賣報嘞!大器早成!”
“賣報嘞,賣報嘞!!鄭體書一字千金,可比蔡公相!”
鄭墨走進道報齋,掌司立刻迎了過來,跟著對方來到二樓工房“齋長三友齋咋回事,咋也誇上了?”
“啥誇啊。”鄭墨端起茶碗牛飲之後道“蔡公相,不就是蔡京,蔡京能是好人?”
所謂公相是前宋著名的“三相”“公相”蔡京,“媼(母)相”童貫,“隱相”梁師成,這三人都是公認的奸臣。偏偏蔡京書法奇佳,尤擅行書,其書筆法姿媚豪健,結體開張,紹聖間,天下號能書,無出其右者。
“這一定又是那個夏儒寫的。”掌司趕緊咒罵一句。
“得了,你趕緊讓他們繼續寫稿子,爭取明個兒一早,繼續賣出。”鄭墨不想多費口舌。他如今已經曉得了夏儒的底細,那,真是一筆糊塗賬。對方的外姑和娘子如今都在十七叔跟前伺候,三個閨女在十七太太跟前,妹妹和兒媳婦則被派去伺候十七叔的另一個妾,難怪寫出來的東西句句刀人。這是奪了他一家女眷的恨,旁人哪能比。
掌司應了一聲,正要開口,小廝站在門外“齋長,劉東主來了。”
鄭墨起身,迎了出去,一個富態的中年人站在門口。雙方也不是初次見麵,彼此見禮後,對方被鄭墨迎進了工房。掌司則與劉東主見禮後,退了出去,下樓了。
“還未恭喜鄭齋長。”劉東主待鄭墨把門關上,這才道“令叔如今已然入閣,想來之後幾十年,鄭家文脈必將大興。”
鄭墨拱拱手,驢唇不對馬嘴道“劉東主過譽了,俺叔一再告誡,俺們這些子侄萬不可墮了家風。”
此人名叫劉東山,是個文痞。一個月前找來,要花錢在《道報》登文章。鄭墨沒有見錢眼開,而是瞅了瞅對方帶來的幾篇,這才答應下來。不用講這人背後就算不是壽寧侯或者建昌侯也是與三不牙行有關的那些勳貴之家。
當然,趁你病要你命,鄭墨以一篇文章十兩銀子的高價,這段日子可是刊登了不少對方帶來的文章。
劉東主也不在意,從褡褳裡拿出幾張紙“這是最新的,還望鄭齋長掌掌眼。”
鄭墨接過來,坐到了窗戶旁,仔細讀了起來。劉東主則湊到爐火旁取暖,甚至不見外的伸手拿起火鉗從爐子裡夾出一個山藥吹了吹,剝皮吃了起來。
“這篇如今不合適了。”待鄭墨看完之後,抽出一張紙,退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