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都是這個世界常見的作物,比如小麥,粟、黃豆等等。
也有這個世界已經被發現,但是還不曾普及的作物。
如,來自南方的水稻,甚至趙信還看見了向日葵和棉花。
趙信真是高興壞了,這些可都是好東西。
隻是目前都還沒有普及,而且普及條件也暫時還不成熟。
尤其是向日葵和棉花,李雲清也隻是把他們當做觀賞植物。
不過趙信卻還是很高興。
這東西現在雖然暫時還不能發揮作用,但未來卻都有可能派上用場。
當即就囑咐李雲清對這些作物好生照顧,好生培育,最好能多測試一些種植環境。
李雲清雖不明所以,但還是點頭認真的答應,並且暗暗記在心裡。
當然更讓趙信高興的,還是李雲清本身。
隨著視察深入,他發現這位從吏李雲清對農業的研究真是相當有水平,哪怕用後世的眼光來看,這位李從吏的種植技術也相當成熟了。
他甚至還發現了李雲清居然已經開始學會了後世的燒肥法,也就是二十世紀中後期在華夏農村依然發揮了很大作用的所謂燒土糞。
隻不過李雲清的方法還隻是雛形,並不成熟。
不過這也足以讓趙信讚歎了。
“李卿,想不到啊,你居然是一個農家大才,種植技術居然如此精深。朕忽然覺得,你獻的寶物,遠遠也不如你本身了。”
這一刻他真是覺得轉大了,原以為獻寶人就是一個係統工具人,沒想到居然還是一個大大的人才。
就連劉穆之也禁不住點頭附和道“陛下此言甚是英明,以臣看來,這紅薯雖然好,但是恐怕無甚大用。”
“呃……”
趙信聞言一愣。
沒想到劉穆之等人卻竟然如此說。
雖然他承認李雲清確實大才。
藏在這上林苑中為一從吏,居然無人發現。
就跟這上林苑一樣,明明是一塊寶,卻荒廢了,用來長草。
由此可見崔岑此人不但是奸臣,還是無能之臣。
不過要說紅薯沒用,也太過了吧?
誰知不光劉穆之,連於謙也一頭道“陛下,此物產量確實高,但是怕也隻能做荒年救濟之用。
平時的話,即不便儲存,也不堪為主食。
倒是李君的種植之法,若是能推而廣之,真是利國利民。”
說完看著那田間鬱鬱蒼蒼的紅薯地,咂咂嘴甚是遺憾。
寇準仁等人也表情相似。
說實話,他們本來聽說有人敬獻一種能夠畝產最低十石,高產甚至能達到十五石的糧食,即震驚,又不敢置信。
到真正見到之後,亦是驚喜莫名。
但是等研究了此物的特性之後,卻變成了心痛和遺憾。
古代高產的作物並非沒有,就像南瓜一樣,不能儲存,不能當主糧,那有什麼用。
趙信聞言一愣之後,卻忍不住失笑。
眾人有此想法不奇怪,也不是眾人眼光不好。
相反,眾人能夠這麼快得出這樣的結論,正顯示出了這幾位的冷靜的思維和敏銳的眼光。
要是一般人,震懾於此物的產量,再加上入口味道甘甜爽脆,哪能立刻便想到那麼多弊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