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不管有理沒理,也要盛氣淩人
邵陽從不是脾氣好相與之人。除非對方入了她的眼。
很顯然,熹貴妃沒有。
她自小就看熹貴妃不順眼。還覺得她格外會裝。
在父皇麵前,熹貴妃一向溫順可人,可父皇不在,就換了高高在上的嘴臉。
也是,熹家嫡女也有這個本錢,當初周璟還年幼,就被立上儲君之位,百官皆不服。熹貴妃更是暗地給母後使了不少絆子。
母後顧忌太多,隻能忍耐。
畢竟,那時候榮德侯府不複存在,隻有一聲聲討伐和罵名。他們背後的靠山如大廈傾覆,便是邵陽,也開始畏首畏尾。
她自幼就是端漠皇捧在掌心的明珠,要不是有皇上和太後庇護,也不知要吃多少苦。
邵陽到現在還記得,有一次暗地裡聽到熹貴妃的嘲諷。
【她白家可是賣國賊,也就皇上念著夫妻情分,這才沒奪禠她的皇後之位。而我熹家貴極人臣,祖父和先皇交情頗深,父親也為王朝立下汗馬功勞,你且瞧著吧,那母子三人,又能得意到哪裡去。】
【真當什麼人都能當儲君?也就空有虛名罷了,除非是有真本事,我就不信周璟這個如今才四歲的孩童,再過十幾年,能讓文武百官徹底心服口服。】
【至於邵陽,一個黃毛丫頭罷了,要不是看在太後和皇上都願意寵她的份上,我還能看她臉色?沒發現嗎,這幾日她看見我都老實了不少,可見皇後警告過了,不許再惹是非。】
可那時的邵陽沒老實太久。
堪堪幾日,她見證了人心險惡。
那些往常對她阿諛奉承的人,見椒房殿的天塌了,轉頭變了嘴臉。
宮裡的奴才個個見風使舵,在她麵前還算有所收斂,
可太後因立儲之事收回皇後鳳印表示不滿後。那些奴才便不拿皇後和周璟當主子看了。
往前,飯菜都是緊趕著往椒房殿送的,可那時送去的隻有殘羹冷炙。
宮裡的開支,每月內務府要送的例份大大縮水。
據說,邵陽一出生,誰抱都哭,到了太後懷裡,卻咯咯的笑起來,
那時的她也不過比周璟大兩歲,她就明白一個道理,她是端漠皇的頭一個孩子,太後也願意對她疼愛,到底是不一樣的。
宮裡的人不太敢給她臉色瞧,而她貌似也隻能越發頑劣。才能讓母後和阿弟的日子好過些。
既然禦膳房送殘羹冷炙,她就大鬨禦膳房,將各宮的飯菜全都打落一地。
小小的人兒,那時也才六歲,她站到灶台上,高傲的揚起腦袋。
“既然母後吃不上熱飯,不如全皇宮的人都陪她餓肚子吧!母後一頓吃不上熱飯,大家那就餓一頓,一日吃不上,就餓一日!反正……最後被罰的是你們這些狗仗人勢的奴才,不是本宮!本宮鬨定了,就不信父皇還能懲戒本宮了!”
再比如,照看周璟的奶娘並不儘心,邵陽有次發現阿弟身上因為磕碰青一塊紫一塊的。
她直接將所有奴才召集一處。
頂著烈日,就讓他們跪著。等所有人撐不住了,這才獨獨叫了奶娘上前,她什麼都沒說,把她的手按到桌子上,突然抓起剪刀就狠狠的刺了下去。
耳邊是淒厲的哭喊,小邵陽卻冷靜不像個孩子,她用帕子擦去臉上的血漬,對著一地的奴才道。
“不儘心伺候,有了二心的狗東西,這就是下場!”
“如今不過是廢手,便是要你們的命,你們也隻能順從的份!什麼是主,什麼是仆,想來聰明的人,不需要本宮教。”
那時的她,就是個刺頭,看誰不順眼就發落。
凶悍的不行,誰也不敢招惹。
便是後麵碰到熹貴妃,也要和她杠上一杠。每次都能把前者氣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