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我在隋朝找工作_我的兄弟歐陽詢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兄弟歐陽詢 > 第八章 我在隋朝找工作

第八章 我在隋朝找工作(1 / 1)

我的兄弟歐陽詢!

這篇要開頭的時候我照例去翻了一下上一篇我寫到哪裡了。

然後我就發現上一篇我這尾結得跟下一篇就馬上要白日飛升了一樣。

不過人嘛,也就是挺感性的,一時之間就會豪情萬丈,然後萬丈過後,路,還是要一步一步艱難地走。

那時候從建康去大興(長安),你們以為就是第二天我倆去個火車站,買張南京去西安的票,再帶一份kfc上高鐵,看個劇聊會兒天中午就到了的嗎?

比這要艱難多了。

首先,我們南方這邊的豪門望族有很多人不願意歸順北方,或者覺得去北方就和“叛逃”差不多。那時候南北方雖然都是漢人政權,但是一下子把中間那根分割線抽掉,其實大家都有點懵,南北方並沒有那麼快融合。

其次,屢經戰亂公共交通已經完全崩潰。我的意思不是說沒有公交車,我的意思是,外頭亂得很,你根本不清楚哪條路可以順利走到大興,沒有統一的官驛和比較正確地圖。路上還很不安全,原本是打仗的兵家落草為寇的不在少數。

當時我大哥與我七弟之前就在官場上結識了一些北方的望族官家,他們直接與班師回朝的隋軍一起就北上了,而我因為猶豫不決了一下,就沒有趕上這一波。

再反應過來,在建康我已經沒有公務員能做,一家老小都要坐吃山空。

不久之後,收到我大哥已經入隋做官的消息,於是我也隻能給我大哥書信,想請他尋個什麼路子把我也接到北方去謀生。一連寫了好幾封,不知是國家書信係統也崩塌了呢,還是我大哥並沒有理睬我,他脾氣不太好,對親人的關心也極少。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個極其自我為中心的人。

我最終也隻能先把家裡人留在建康,然後帶上點盤纏與想北上尋求仕途發展的官家子弟幾個人一起想辦法自己腿著去大興(長安)。

當然歐陽詢也在其中,他恐怕是一刻都不想在這建康呆了,同行的幾個人中,還有個叫褚亮的,比我們小幾歲,之前也是個小公務員,我先賣個關子,你們記住這個名字就好。

現在想來,這一路走得還算是順利,我們當時帶了自家的車馬和仆人,顛簸了近一個月,才最終到了“夢想升起的地方”。

隻是這個地方和我們想的大相徑庭。

北方的城市遠沒有南方秀麗規整。那時候的大興風沙大還缺水,街道雖然比建康要寬敞一些,但是幾經戰亂,城市凋敝破敗。

我們寄住在之前有點交情的望族人家,當時的隋文帝在廣招天下賢士來填充國家機構的空缺。用現在的話說他在開高端人才招聘會。

其實想想真和現在也沒多少差彆,我們拿著簡曆去跑招聘會的會場,和麵試官介紹一下自己的學曆背景和之前的工作經驗,等待他給你發offer。

招聘會一般就設在王府之中,麵試官麼就是皇親國戚和他們位高權重的近臣,學曆背景其實是家世背景,之前也提到過,我們那個時代,家世意味著你的受教育程度。

當然了,這是我們這些小透明的應聘找工作的方式。

大神們可就不是這樣的了。

那時候有一件事情在這大興轟動一時。就是有兩個兄弟來到了北方。

虞世基與虞世南兩兄弟。

他們倆的名聲來源於在陳朝時哥哥位高權重,弟弟品德高尚、文才出眾。他們肯來北方尋覓新的工作,這意味著南方仕族對於北方政權的認可。

不過對那時候的歐陽詢來說,他對這位傳說中的虞世南更加是有一種羨慕嫉妒恨的情緒在。

誰讓他當時是“二王”的迷弟呢,這虞世南和一個叫做智永的和尚同郡,據說曾經跟著他一起學書法。而智永,是王羲之正統的第七世孫。

當時學書,歐陽詢再喜歡也就隻能臨臨帖吧,可是那虞世南卻是得到了王羲之的後人親傳,手把手的教出來的。那時候他就已經在書法界小有名氣。

追星的人應該能懂這種羨慕嫉妒恨吧,基本就是你隻能在屋裡貼一貼海報,最多也就是周邊買買買,然後另外一個人卻能每天跟你的愛豆見麵吃飯。

彼時我覺得歐陽詢還並不知道自己之後的命運會和虞世南有如此深的交彙。就在隋朝找工作這個時間節點上,我們和“傳說中的二兄弟”地位還是天差地彆的。

他們一到大興(長安),居然被人比作西晉的“二陸”,對那時的統治階層來說,就好比是玩個遊戲正在挑“英雄”呢,忽然發現從天而降兩個“英雄”,屬性好到爆炸的那種。

立即,當時的晉王楊廣和秦王楊俊都免試給他們倆發了offer,還條件特彆豐厚。

但是這個虞世南也不知道是咋想的,忽然推說母親身子不好,直接把這倆offer都拒了。其實現在回想起來,我才發現虞世南這個家夥,早在這個時候就已經有了挺深的政治敏感性,都說搞藝術靠天賦,其實搞政治也極其需要天賦。

關於虞世南之後有的可說的,這篇就先說到這裡。

最終,波瀾不驚地跑過幾場招聘會之後,經過挺長時間的等待,我和歐陽詢都有了offer。在太常寺裡麵任職,官名叫做“太常博士”,這是一個七品小官。

可彆誤會我們出家當住持去了。

這太常寺其實是個政府機構,現在想來應該是“文化部的禮儀民俗研究中心+執行”?

和現在還真是有點不好對標,簡單來說那個時候要搞個什麼大型文藝活動的,一般是祭祀之類的吧,總得有人知道選什麼日子?哪些人參加?流程是什麼?該準備點什麼?這些七七八八的對吧,這就是“太常寺”的工作。所以搞這個事情的人得“博文通史”呢,他得細細知道曆史上都是怎麼搞的,才能仿效前人,自己再發展進步一下,搞得有模有樣。

我覺得我能進去完全是因為缺人。進去之後打打雜,一會管管祭祀酒器具,一會兒管管音樂班底。

當時歐陽詢是有明確的崗位職責的,因為他的文書功底也很好,於是就讓他主要牽頭去做了刻石銘文的工作。就是我們這裡搞了個什麼事情,最後要立個碑紀念一下,他就負責撰文寫文,讓人刻在石頭上。

在他三十五歲的時候,終於以一個文書類公務員的身份開啟了個人職業發展生涯。


最新小说: 夜宿孤棺,高冷女鬼崩潰求我彆死 高武:老婆修煉我變強,遇事全讓老婆扛 港片:當差佬,一定要做最高 人在陽間,你說我陰司當差十年? 裝什麼清心寡欲?彈幕說你想強製我 養蠶蠱師從十萬大山開始 漢月丹心 第七感覺 探月摘星 錯愛校草之女主是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