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開始類似於這樣的直播帶貨:
演員A在鏡頭前慷慨激昂:“外麵賣999,1999的,今天給大夥兒送福利,我們這裡隻賣59,隻賣59!”
演員B慌慌張張的衝了進來:“老板,隔壁的廠家瘋了!他們,他們隻賣39!”
演員A略作思考:“既然這樣,我們繼續降價,我們賣9塊9,9塊9兩件!”
演員B哭喪著臉:“老板,這樣下去,我們要虧本啊!”
演員A再次起了高調:“今天就是要給家人們送福利,9塊9兩件,我們還包郵!”
最後,老板每單含淚賺了8塊8,快遞費1塊,成本1毛。
晚上六點,課題組13人齊聚在“利砥川菜館”。
一共點了16道菜,包括經典的辣子雞、毛血旺、水煮牛肉等,再加上一大鍋米飯和四桶2升裝的可樂、果粒橙,隻花了800出頭,在魔都這個物價已經算是比較便宜了。
味道嘛,這邊的川菜已經經過多次“改良”,變得符合魔都人的口味,口感沒有那麼辣了,甚至有的菜還稍微有些偏甜。
飯後,眾人選擇了桌遊店,沒有整花活,一起玩到了十一點多,各自返回宿舍。
國家獎學金的事情暫時告一段落,不過想收到錢,還是需要等一段時間的。
據本科時就拿過國獎的田晴所說,國獎比其他獎學金發獎時間都要晚幾個月,大概率要到明年才能拿到錢。
周三上午,許秋之前投稿AM的IDIC體係文章的審稿意見返回。
這次隻有兩個審稿人,都給出了正麵的意見,提的問題都不算難回答,也不需要補充實驗。
而且,其中一個審稿人還對許秋的工作高度讚揚,表示“這是一個開創性的工作,得到了兼顧大尺寸、厚膜的高效率器件”。
許秋花費了半天的時間把文章改好,再次投掉。
另外一篇《自然·能源》的文章現在還處於同行評審的階段,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收到審稿意見。
忙完文章的事情,許秋沒有急著繼續撰寫《焦耳》綜述,而是和孫沃、莫文琳一起突擊複習實驗室安全考試,考試的時間就在這周五中午。
這種考試因為有上千道題目,而且涉及的領域繁雜。
比如其他類型的實驗室,包括生物實驗室、核實驗室的安全知識也在考核的範圍之內。
再比如各種事故的急救方法,包括觸電、各類物質中毒、皮膚接觸酸性、堿性物質等等,也作為“常識”題目進行考察。
要是提前複習的話,隔一段時間就會忘記一大半,在考前突擊的性價比是最高的。
當然,作為魔都綜合大學的學生,許秋應試的能力是MAX的,刷題就完事了,完全不虛。
另外,還有輔導員說的要寫2000字的,關於實驗室安全和學術規範教育的思想感言。
對於撰寫這種感言類的文本,許秋實在是沒什麼靈感,於是隻好從互聯網上尋找了一下靈感,勉勉強強湊齊了兩千字,發給輔導員交差。
時間很快來到周五中午十二點半。
材料係研究生新生一起來到第三教學樓的3208教室,開始考試。
在考試前,輔導員鮑偉提醒每位學生都需要攜帶手機進行考試,考核的形式是問卷星試卷,需要現場掃碼。
現在智能手機基本上已經普及,不存在用不上智能手機的研究生。
而且如果家庭條件這麼差的話,也很難安心讀研,因為讀研本質上是對學生自己的投資,預期將來能夠對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然後社會回報給你更高的價值等價物,比如高薪、人才補貼、住房補貼等等。
考試的時間是45分鐘,題目數量是100道,全部都是來自題庫的選擇、判斷題,每題1分,有10道題目答錯了倒扣100分,90分通過考核。
平均下來一分鐘要做兩道題目,如果正常作答的話,時間還是比較寬鬆的,畢竟都是選擇、判斷嘛。
但如果要使用搜索引擎,那時間可能就有些不夠用了,很多題目可能也無法搜索到,就算搜索到了可能也沒有答案,而手機直接檢索PDF文件,也不是很方便。
許秋坐定,掃碼,填入姓名和學號,開始答題。
同時,輔導員鮑偉在投影屏上開啟了一個倒計時的鐘表。
大概過了二十分鐘,已經開始有人交卷,找輔導員登記成績。
許秋不慌不忙的答完題目,又反向檢查了一遍,這才交卷。
最終成績,9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