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吏!
三大更萬字連發,求正版訂閱支持,船多謝了
~~
五六天的時間,關於李三爺‘賣土匪’的事情,這才是逐漸在沂源城降下溫來。
並且,開始透露出一些細節,有反轉了。
原來,李三爺隻是賣那些男土匪,並不賣那些土匪的老婆孩子,甚至,在事情犁清之後,還會給這些女人孩子一部分財物,讓她們回家鄉投奔親族。
不過。
饒是如此,李春來的名聲卻究竟是‘臭了’,老百姓們再提起他李三爺,那種諱莫如深,比之前又高了幾個等量級。
而隨著李春來逐漸把東大牢的事務處理周正,已經有三四百號土匪,被萊蕪、新泰那邊的大礦主帶走,薑胖子也正式對李春來拋過來橄欖枝。
他要親自為李春來主持上任儀式,詢問李春來什麼時候方便。
李春來此時的心境早已經平複下來。
若當初他剛回城,薑胖子便這麼熱切,李春來肯定是要記著他的情分的。
那縱然還算不上雪中送炭,卻也究竟是辦了人事。
可此時,這種‘錦上添花’,又有個毛用?
倒也不對……
說沒用還是過分了點。
若薑胖子親自為他李三爺主持任職儀式,李春來的影響力,無疑將會更為正向。
但李春來此時的心思卻並不在這邊,派人告知薑胖子,讓他來定任職時間便是了,他李三爺隻負責參與。
薑胖子此時的效率倒也高了。
很快便是回過來消息,就定在後日,正好是個黃道吉日。
處理完了這些瑣事,李春來也能喘口氣了,把自己關在了暖和的公房裡。
此時,各項事務基本上都已經走在了軌道上,需要李春來親自去操刀的已經不多。
可李春來卻有些心神不寧!
因為——
丁公公前麵對李春來拋出來的那個紅利,李春來著實是有些拿不定主意,到底要不要接。
——到底要不要加入軍職!
坦白說,在國朝,為吏,是沒有什麼前程的。
你不是科班出身,哪怕手段再驚人,立下了再多功績,種種原因所限,你還是很難融入主流,怎麼也要被打上‘非主流’的標簽。
這還是京師裡的那種大吏,能轉職為官的。
像是李春來這種處在山旮旯裡、平台還沒鼻孔大的小吏,出路就更難了。
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也絕不為過。
而軍職這邊,縱然還是下三濫的活計,與體麵沾不上太大的關係,而且,極有可能要被派到戰場上去當炮灰,卻究竟算是‘入流’了。
起碼各種職務的等級出來了。
若是再立功,總歸也有著正規的向上渠道了。
可彆小看這種差彆!
須知,彆提在此時了,便是後世,‘入流’與‘不入流’之間,那種差距,也是驚人的。
你是正式的公務員,待遇肯定跟著正常軌道走。
可。
若不是正式的,隻是臨時的,那,就算再如何,待遇也是天差地彆。
這還隻是明麵上,更不要說那些隱形的東西了。
隻是,就算軍職的前路更光明,李春來卻還是下不定這個決斷!
理由主要有三點。
首先。
丁公公提攜是肯定會提攜自己的,隻是,他究竟是個太監,很多東西,很難以常理而論。
換言之,把希望全寄托一個人身上,風險還是太大了。
感情好的時候,自不用擔心什麼。
可,萬一丁公公要再遇到麻煩,開始犯狗病了、要壁虎斷尾呢?
他李三爺能有承擔的餘力嗎?
起碼此時這種狀態,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再者。
他李三爺崛起的速度著實有些過於剛猛了,簡直就是坐火箭一般,明裡暗裡,都是得罪了不少人。
此時,處在沂源縣衙這個體係下,因為軍、政,包括內廷這邊幾方麵的牽扯,他李三爺還是有一定餘地的。
哪怕是遇到一些困難,李春來也不是太害怕。
但是一旦加入軍職——
有人隨便耍點高明的幺蛾子,比如,把他李三爺送往遼東戰場,他李三爺根本就沒有什麼拒絕餘力的。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
這顯然不是智者所選。
第三點。
便是李春來是真想做事情的人,並不會被眼前這點小成就衝昏了頭腦,所以,他很需要一個發展的空間!
來積蓄實力,增強自己的根基!
所以,哪怕軍職是李春來的夢想,也是李春來必將會踏上的必經之路,他現在還是要隱忍一下。
正如老祖宗的名言“心急怎能吃的了熱豆腐?”
理順了這些環節,李春來的心情也逐漸放鬆下來,起身來活動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