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吏!
次日一早,天氣不錯,李春來一聲令下,隊伍當即離開塔山鋪,沿著官道一路北上,直奔海州方向。
昨夜時,俞瑤雖是沒有給李春來提出什麼有效的建議,可李春來這一通賣慘又賣乖的,與俞瑤之間的關係,已然是拉近了許多。
到了這個程度,李春來很明白,他可以通過這種‘裝款爺’的方式,一路安穩的趕赴沈陽。
可!
想要真正做成事,想要立功勳,想要得到真好處,那就需要切實的關係,或者說‘緣分’了。
俞瑤她們俞家這一小支,看著似是略有卑微,隻是千總級彆,但他們已經在遼地經營十幾二十年。
特彆是又在毗鄰撫順前線的奉集堡一線。
這等底蘊,儼然不是李春來能比的。
李春來可不是來混日子的,而是來切切實實立功勳的,自然得儘力協調好各方麵的關係,從中獲取最大的利益。
至於頻繁招待各路人馬、糧草見底的問題,李春來卻不會擔心什麼。
這其實是個非常簡單的人性問題。
有錢便用有錢的玩法,沒錢,那便用沒錢的玩法。
核心便是要‘善於拒絕’!
沒錢的時候,招待人便不用肉食了唄,正好借此機會,剔除大部分混子,看看有沒有能真正值得結交的人。
反正他李三爺的臉皮,早已經比城牆還厚,一般人想套路他李三爺、擼他李三爺的羊毛,那肯定是得多花不少心思的。
尤其是李春來已經通過諸多方麵了解到,過了海州,便是徹底進入到了大明的腹地,已經屬於‘安全區’。
即便還有小部分韃子遊騎作祟,但效用力已經是微乎其微。
……
傍晚時分,隊伍順利抵達海州。
在這個遼地腹心真正的城池,氣氛儼然與蓋州等地有著很大的不一樣。
饒是此時已經傍晚,天色就快要黑下來,可城門並沒有關閉,而且周圍人很多,特彆是從塔山鋪北麵那條路過來的輜重物資隊伍。
喧鬨之間,跟關內的城池幾乎沒有什麼分彆。
李春來看到這種狀態,也開始真正的踏實起來。
就算韃子和那些明軍中的敗類再大膽,又怎敢在這種局麵下作大亂?
真當萬曆皇爺和那位新任的楊經略,都是吃白飯的嗎?
那位楊經略或許對打仗並不太在行,但玩弄手段,搞政治鬥爭,恐怕全遼地能玩的過他的,也不多!
李春來此役雖是作為‘自乾五’,入遼來援。
但他走的是內廷的路子,萬曆皇爺都是知道有他小李三兒這麼個人,各項手續自是很齊全的。
完全可以進入海州城裡休整。
但隻掃了一眼海州城的狀態,李春來便是明白,這地方現在沒啥好混的,賺錢可以,賺功績就難了。
他李三爺此時又不缺錢,在這裡混個毛線的?
便沒有選擇入城,而是派人進城報備一聲,便是在城外劃出來的駐軍區裡紮下營來。
今晚又有更多‘慕李春來大名’而來的夜不收,乃至是當地駐軍,包括一些混子,想要跟著他李三爺混一頓好飯吃。
李春來此時招呼著俞瑤一起,親自招呼這幫人。
看著營地裡的夥食規格,明顯跟昨晚時不是一個等量級的,儘是稀粥稀飯的,俞瑤有些無言的瞪大了美眸“李大人,你,你這般去招待人,他們,他們怕是……”
李春來沒好氣的白了俞瑤一眼“我的大小姐啊,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哇。有人來找我李三兒,我肯定好好招待。可我現在沒餘糧了,難不成,還得宰殺牲畜招待他們?”
說著,李春來拍了拍俞瑤的香肩,便是大步上前招呼眾人。
“……”
看著李春來很快與眾人攀談起來,豪爽的同時,卻時而又有些尷尬的小苦澀,態度擺的很低。
俞瑤很快也明白了李春來的意思,芳心中不由一片翻滾。
這世上,拿的起的人很多,幾乎每個人能會拿的起,可,真正放的下的卻是寥寥無幾。
眼前這小李三兒,這才多大啊,卻是……
幾乎是用她驕傲的胸脯想,俞瑤此時也明白過來,今天來的這幫人,不管是乾啥的,怕沒一個能玩的過小李三兒這小賊的……
……
一場對常人來說並不是太好處理的‘豪傑’風波,被李春來三下五除二便是平趟的過去了。
次日一大早,隊伍繼續北上!
過了海州,開始進入遼沈腹心之地,煙火氣息也逐漸開始多了起來。
最直觀的一點。
便是官道上有人了,周圍村莊也多了很多。
看著官道上時而竟會堵車的喧鬨景象,俞瑤終於也逐漸放鬆了下來,開始對李春來介紹一些周圍的風土人情。
她其實對這邊也不熟。
畢竟,這個時代的人們,活動半徑小的有點可憐的,她所熟悉的,不過隻是奉集堡一線。
但究竟來過這邊一次半次的,還是對一些地形、名勝之類,有著了解。
這讓李春來的旅途一下子愜意了不少。
恍如不是來打仗立功的,而是帶著美人兒來度假的,有那味了……
不過,一邊與俞瑤加深感情的同時,李春來也沒有忘了正事,他一直在從軍事角度,仔細的觀察著周圍的地形。
但整體而言就是一句話!
——無險可守!
或許是老天爺對這片黑土地的另一種優待,縱然天氣嚴寒,可這邊土地還是很肥沃的,也是一馬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