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等待的絢爛!
“媽媽,把表達權讓給彆人,自己少說太多。現在的人都是以自己為中心的,太想表達,真正的好性格都是少說多聽。”
這些年我見過很多人都喜歡表達自己,而不願意聽彆人。講了自己,都不是很有耐心聽彆人表達。
我剛開始和媽媽說的時候,她會生氣,覺得我說她,她不願意接受。
但前天晚上我說“你看那個飛飛阿姨總想表達自己,你說自己她就不想聽了。所以看的出來她也不是那麼受歡迎。”
媽媽略有所思地說“真的,她以前和另外幾個阿姨一起玩,就各自隻想說自己,結果時間一久,就都合不來了,現在都各自,孤獨地一個人。現在飛飛阿姨又加入我們跳舞群了。”
在這群阿姨中,我會說說她的裙子好看,誇誇她的杯子好看,她們一聽到你誇她們,她們就饒有興致地和你對話。我作為小輩也很少說自己,主要是聽。
這麼多阿姨當中,雲阿姨性格最好,和大家都合得來。媽媽也喜歡和她一起。我喜歡看到媽媽有好朋友一起。
之前媽媽在另一個阿姨群裡,和一兩個阿姨沒那麼合得來,也就不了了之,心裡還是有些受傷的。
後來我和她溝通起來,了解到。一是媽媽太節省、舍不得,那些阿姨會在乎排場一些;二、媽媽講話的藝術確實不夠;三、媽媽的能力不夠。
什麼是能力不夠呢。
“我以為我生意不做了,之後就準備養老生活,啥事都不用學,快樂就好。”
我說“但是,社會永遠在進步。那個阿姨跳舞跳的好,大家就會簇擁她;這個阿姨煮菜煮的好,大家就誇她。”
“你一個啥都拿不出手的人,時間久了,大家自然會忽略你。”
媽媽很多事情會,但不精。她對於做事情不像我們希望儘善儘美,她覺得毛估估就可以了。
所以我會勸媽媽“不會就儘量低調。”
但媽媽也希望有人重視呀,哪個人願意就當群眾,被人忽略呢。
我會慢慢在生活的細節當中提醒媽媽,讓她的退休生活更加自由快樂。
感恩在家人身邊的時光。彆人不能以你為中心,但我們家人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