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宋新帝國!
時間倒退到一個月前,曹璨他們這一幫勳貴子弟看到新的步兵操典之後,就都敏銳地發覺這本書的重要性。
當天晚上學了大半夜,第二天還不肯離開。
趙匡胤雖然將他們趕走了,趙德昭雖然要準備婚禮,但是他們依舊死皮賴臉地賴在東宮。
步兵操典不允許外傳,我就在東宮看沒事吧?
身為勳貴子弟,或許驕傲,或許跋扈,或許有各種各樣的缺點,但是絕對不會愚蠢。
因為跟趙德昭的親近關係,他們能先學到這種新式練兵法,就是他們的優勢。
就好比石保興,潘惟德他們,雖然已經超齡,卻都借用了父親的顏麵,向趙匡胤請求,能加入新軍。
趙匡胤控製士兵的年齡,隻是為了便於趙德昭能管得住,並不是要把優秀兵源排除在外。
何況他們本就跟趙德昭關係親近,所以他們的申請,很輕易就被批準。
而他們這些人,也就成了這批新軍的骨乾和教頭。
宋朝禁軍一般是十人為隊,十隊為都,五都為營,五營為軍,十軍為廂,廂分左、右,廂上為番號軍,分屬三衙。
新軍三千一百多人,按照規製相當於一個軍,首領為都指揮使。
都指揮使為趙德昭,副都指揮使為袁不讓,兼領錦衣營。
他率領三百禁軍,負責軍紀軍法,也是趙德昭的打手,誰不服氣就揍誰。
趙德昭最重視的曹璨,因為年齡太小,並沒有獲得神機營將虞侯的職位,這個職位被年齡最大的潘惟德得到。
潘惟德能獲得這個職位,除了他年齡大,還因為潘氏一門有八兄弟都進入了新軍。潘惟德有四個親弟弟,三個堂弟,一起進了新軍,也算一股不小的勢力。
而人數最多的還要屬慕容家族,這個來自山南東道的大家族,年輕一輩有三十餘人,這一次,除了幾個學文的,幾個年紀太大和太小的,一下子來了二十二個。
慕容延釗已經死了,他還是趙匡胤的結拜大哥,所以對慕容家族,趙匡胤也是格外優待。
他唯一插手新軍的事務,就是為慕容家族的次子,與趙德昭同字的慕容德豐要了一個將虞侯的官。
趙德昭將要把新軍拉去襄陽,跟慕容家族這個地頭蛇當然要搞好關係,所以並沒有拒絕這個任命。
他讓慕容德豐負責火器營,這個職位也不虧待他們。
最後一個測繪營,將虞侯授予了王承衍。
王承衍除了長的帥,各個方麵都不是很出色,但是這個人最大的優勢就是擅長交際,口才很好。
一個趙匡胤的最喜歡的主持人,口才當然無可挑剔,由他來跟一幫書生打交道,比任何人都合適。
已經接觸了一個月步兵操典的這些朋友,全部被趙德昭任命為了都頭,他們一共二十一人,加上從禁軍裡麵挑選出來的十人,組成了教練方陣。
十一月初三,錦衣衛開始了為期三個月的特訓,訓練一開始,所有人就叫苦連天。
按照後世的新軍訓練,一開始就是站軍姿,列軍陣。這一項看似簡單的訓練,在所有人穿上三十公斤中盔甲的時候,就非常辛苦了。
因為大都是勳貴子弟,書生,沒有左右不分之人,而且家庭條件都不錯,身體也沒有一個虛的。
可是穿著三十公斤重的盔甲,一動不動站一個時辰,就連趙德昭也覺得辛苦。
第一天就倒下了幾十人,錦衣營的士兵早有準備,挨個施救。
趙德昭站在最前方,一動不動,以身作則。因為他的存在,沒有一個人敢打退堂鼓。
半日軍姿,半日學習,傳授新軍練兵戰術和思想的時候,就沒有人能幫助趙德昭了。
所以,每一日,都是趙德昭先將當天要講的課,先傳授給這些都頭,將虞侯,然後由他們再分開傳授。
每個人接受能力不同,口才有高有低,這也造成了有些都的士兵學的很好,有些都卻學的一塌糊塗。
不過,趙德昭並沒有過多插手,而是讓他們下層軍官自己調節。
在這個過程中,王承衍,曹璨他們受到了越來越多將士的認可。
至於晚上的思想教育,趙德昭也沒有參與,而是把這個任務交給了袁不讓。
袁不讓擔當教頭很稱職,可是他口才笨,就拉上了王承衍,也算是將就地把教官這個職位坐穩了。
趙德昭在乾什麼?當然是回家了……
身為皇子,他的首要任務不是上陣殺敵,也不是考取功名,而是傳宗接代啊。
但是年齡都不大,趙德昭是不忍心現在就讓兩女當媽的。
不管怎麼想,享儘溫存,這是逃不了的。
當時間進入十二月的時候,經過了一個月的訓練,所有人不管是軍姿,還是列隊,都有了那麼點意思。
眾人也習慣了這種強度,就連那些書生,也不再覺得辛苦了。
而這個時候,趙德昭又拿出了後世的大殺器,正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