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興年齡較小,不論是儀態還是舉止,比起關平而言都稍顯稚嫩。
“阿興啊,終於見到你了。你可知這一路我憋得有多難受。”見到關興,張苞的精神瞬間恢複。
關興偷偷看了一眼莊毅持重的關平,直接裝沒看見張苞,努力的模仿關平的持重。
關平見狀,卻是回頭囑咐關興:“興弟,你跟張苞去敘敘舊,記得早些回城。”
顯然。
張苞的個性,關平同樣也很清楚。
關興連忙允諾,拉著張苞就往彆處而走。
張苞在輕舟上憋得慌,此刻隻想跟關興敘舊嘮嗑,跟糜竺說了一聲後,就跟著關興離開。
“小侄關平,見過糜叔父。”關平上前向糜竺行禮,語氣謙遜而恭敬。
糜竺回禮輕讚:“經年不見,賢侄的風采,越來越像關君侯了。”
關平最崇拜的就是關羽,糜竺這聲誇讚,誇到了關平的心坎上了。
“叔父過譽,小侄豈敢自比家父。”關平謙遜而道,目光又看向糜竺身邊的諸葛喬。
見諸葛喬俊雅,眉宇間也跟諸葛亮有三分相似,心中也有了猜測。
糜竺介紹道:“這便是軍師將軍的長子諸葛喬。”
諸葛喬向前行禮:“愚弟諸葛喬,見過兄長。”
關平回禮而笑:“軍師將軍的長子,果然俊雅非凡。小妹最是欽佩儒生才俊,若能與阿喬結為連理,亦是人生幸事。”
諸葛喬微微有些驚訝。
關平雖然是武將,但在待人接物上,卻比尋常的武將多了幾分儒生的風雅。
寒暄一陣,糜竺又問道:“賢侄可知,子方如今在何處?”
關平輕輕搖頭:“糜太守三日前就離開了江陵,自稱是要督巡南郡諸縣,具體去了何處,小侄也不知道。”
糜竺不由蹙眉。
擱以前,關平在私底下都是稱呼糜芳為糜二伯,如今卻直呼糜芳為糜太守。
這其中的親疏,已經顯而易見了。
“子方明知我要來,卻跑去督巡南郡諸縣,這是在躲著我嗎?”糜竺心中有些不悅。
自糜家小妹死後,糜竺就感覺糜芳的性情有了變化。
但具體是何種的變化,糜竺卻說不上來。
在西川時,糜竺曾聽聞糜芳跟關羽不和,但糜竺始終認為這是有人在故意製造謠言,想要挑撥離間。
然而,關平提及糜芳時的冷淡,讓糜竺隱隱感到了不對勁。
糜竺的心中多了幾分沉重:“子方跟關君侯不和的傳言,並非空穴來風啊。”
諸葛喬也敏銳的覺察到了關平在稱呼糜竺和糜芳兩兄弟時的語氣變化。
稱呼糜竺的時候,關平的語氣中有欽佩和敬意;稱呼糜芳時,關平的語氣卻多了幾分漠然。
“糜芳此時出巡,明擺著是要對安漢將軍避而不見。”
“若隻是跟關君侯不和,糜芳犯不著如此,這是心中有鬼心虛了嗎?”
“南郡的局勢,比預料中更緊張啊。”
諸葛喬暗暗有了判斷。
不論是開了曆史天眼對糜芳的評價,還是現有的情報反饋,皆在指向一個可能:糜芳在南郡,有見不得光的秘密。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