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關羽的先鋒趙累,在城外大肆搶奪牲畜、糧草、木石,破壞城外的工事障礙。”
“我等要不要出城震懾?”
呂常麾下的裨將紛紛踴躍請戰。
襄陽城內有胡修留下的八千兵,又有呂常從章陵郡帶來的兩千兵,而趙累隻有五千兵。
以多打少,眾裨將信心滿滿。
“《孫子兵法》有雲:故善者之戰,無奇勝,無智名,無勇功。魏王曾有批注,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襄陽城高水深,趙累雖然在夷水擊敗了胡刺史,但他想以五千兵攻破襄陽城,無異於癡人說夢。”
“守住襄陽城,就是功,無需再貪功出城。”
呂常有自知之明,深知己方優勢和劣勢,謹遵曹仁固守襄陽城的軍令。
又一裨將又道:“現在不出戰,等關羽的主力大軍抵達,襄陽城如何能守?”
呂常瞥了裨將一眼:“征南將軍就在樊城,關羽若是破不了樊城,又如何能破襄陽城?”
“胡刺史都敗了,你們難道還比胡刺史更驍勇善戰嗎?”
“不可再多言,傳我軍令:再有妄言出城者,斬!”
雖然呂常平日裡是個和善脾氣,但章陵太守也當了多年,言行舉止中都有上位者的威嚴。
斬令下達,眾裨將紛紛心中凜然,即便還有想出城的,也不敢再妄言。
趙累也是默契般的不攻城,也不搦戰。
作為先鋒軍,攻城不是最重要的,破壞城外的工事障礙,搶占渡口橋梁,切斷交通要道,將襄陽城孤立才是先鋒的任務。
樊城的曹仁探得襄陽城固守不出,這心中也稍安。
呂常是荊州方麵除文聘外最穩重的太守了,若呂常也貪功出城,曹仁就隻能讓滿寵去鎮守襄陽城了。
然而滿寵是征南將軍長史,曹仁在樊城也是離不開的。
“將軍,漢水的探子傳回消息,關羽的大小樓船約有四千艘,距離襄陽城已不到六十裡。”
“雖然溯江而上,但有東南風揚帆,明日就能抵達襄陽城外。”
滿寵急步而來,彙報最新探得的戰報。
“四千艘?怎會這麼多?有呂蒙的旗號嗎?”曹仁倒吸了一口涼氣。
滿寵凝重的搖頭:“探子仔細看了,沒看到呂蒙的旗號!”
“難道關羽將南郡的兵都調來打襄樊了?”曹仁緊鎖眉頭。
四千艘戰船是什麼概念?
昔日馬援伐交趾,為進擊“征側餘黨都羊等”,也隻是“將樓船大小二乾餘艘,戰士二萬餘人。”
四千艘戰船,那就相當於關羽的兵至少也得有五萬人!
“不能這麼算。”滿寵目光睿智:“關羽戰場經驗極為豐富,不可能讓我方探子如此簡單就能算出戰船數量。”
“我更傾向為,關羽是在虛張聲勢,故意多設旌旗,又將大小樓船交替縱橫,以此來迷惑我方探子。”
“雖然孫權和劉備有結盟,但孫權這人反複無常。與劉備結盟時,讓呂蒙偷襲長沙、桂陽和零陵;向魏王請降後,扭頭又不承認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