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喬和劉封引船抵達漢水,在漢水分道。
“公仲兄,此處沿漢水往上,經由丹水就可抵達南鄉。”
“我這往返也耽誤了六七日,如若順利,南鄉太守傅方應被君侯擊敗。”
“為避免意外,公仲兄揚帆而上時,莫要掛上旗號,小心為妙。”
諸葛喬仔細叮囑。
關羽是否已經跟傅方交手尚不得知,畢竟這時代沒有網絡通訊,諸葛喬也無順風耳可以偷聽。
劉封點頭:“阿喬放心,我也不是第一次統兵奇襲了,這其中的分寸我也深知。”
“到了樊城外,替我向二叔問好。”
諸葛喬笑道:“那是自然,君侯若得知公仲兄不畏艱險偷襲南鄉,定也會誇公仲兄驍勇知義。”
說完,諸葛喬又向費詩一禮:“費司馬,南鄉重地,公仲兄精力有限難以兼顧文武諸事,就有勞費司馬在南鄉多辛勞了。”
費詩回禮道:“喬公子客氣了。我等都是為了大王複興漢室的王業,豈能不效死力。”
“相較於南鄉,樊城戰事更是危險,喬公子也要當心。”
“這幾日我夜觀天象,見這東南風越來越烈,而燥熱感也越來越強。”
“近日恐有大雨,可能不止一日!”
“阿喬回去後可多尋些本地向導問問,莫要讓大雨影響了戰事。”
自古以來,就有推測天文氣象的學問。
這些學問有些玄乎其玄難以考據,有的則是日積月累的經驗。
諸葛喬雖然能從史書上得知“漢水溢流,害民人”的自然災害,但並不知具體細節。
而費詩卻能通過觀察發現大雨的端倪,這讓諸葛喬多了欽佩。
“費司馬良言,我銘記在心。”
諸葛喬向費詩道了聲謝,又向劉封拱手作彆,登上了來時的戰船。
劉封見諸葛喬的戰船遠去,這心中的戰意也是十足:“費司馬,若我在南鄉立下大功,你認為父王會給我升什麼官?”
費詩捋了捋短髯:“我以為,什麼官都比不上漢中王獨創的‘副軍將軍’。副軍之意,即為左膀右臂。”
“就好比諸葛軍師的‘軍師將軍’和糜子仲的‘安漢將軍’,隻有漢中王最信任最器重的人才有這資格。”
劉封開懷大笑:“費司馬,你說話就是中聽。若能在南鄉立功,我必親向父王舉薦費司馬!”
自漢水順流而下,諸葛喬不到半日就抵達了樊城外的水道。
諸葛喬也敏銳的感覺到這水流比來時更急了些。
剛到營寨,關興就迎麵而來,語氣中滿是喜悅:“阿喬回來了!”
“哈哈!你可是錯過了立功的機會了。”
“那南鄉太守傅方真是個廢物,在南鄉交界處被兄長伏擊後也不長記性,昨夜竟又被我和兄長帶兵劫了營。”
“如今那傅方也往平魯城逃竄去了。”
“小小的平魯城,竟然裝了三支敗兵,可真是熱鬨啊!”
“若於禁得知,怕是要氣得肺都要炸了吧!”
諸葛喬也不由多了笑意:“胡修被趙累擊敗後駐兵平魯城,龐德的副將董衡也引敗軍駐紮平魯。”
“如今又多了個傅方,一座小城連駐三支敗兵,這士氣怕是要草木皆兵了。”
“君侯可在營中?”
關興搖頭:“父親去視察地形了,尚未歸來。”
諸葛喬眉頭微微一挑:“視察地形?君侯這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