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又連遣信使前往許都以南梁、郟、陸渾等地,向孫狼等義民發號施令。
令孫狼等義民在許都以南大肆散播“漢江水神山洪助漢”“漢壽亭侯半日破於禁”“於禁率軍投降”等消息,借此增加許都以南官吏士民的混亂和恐慌。
而在諸般命令下達後,關羽又率其餘兵馬趕往樊城。
趁著山洪灌城的機會,關羽要將“於禁率軍投降”的消息傳到樊城眾人而中,亂樊城士氣。
在此期間。
關平自漢水上遊而來,與諸葛喬合圍平魯城。
平魯城瀕臨漢水,城牆又矮,被山洪一衝,城內全是積水。
荊州刺史胡修感覺人都麻木了。
被趙累擊敗,那叫技不如人;被山洪擊敗,這難道是平日裡為人粗暴受天罰了?
傅方同樣是鬱悶不已。
一座城,三敗軍,如今又遭山洪灌城,這是晦氣跟晦氣相衝,晦氣到了極點。
“山洪破城,士卒已經無心再戰。使君,早作決斷。”傅方心中焦急。
關平和諸葛喬引兵圍在城外,是戰是降都得胡修來拿主意,畢竟胡修是平魯城中官職最高的。
胡修目光猶豫的看向董衡:“董將軍以為,我等是戰是降?”
董衡這心中也是犯嘀咕。
都投降過一次了,再投降第二次也無妨。
隻是董衡怕胡修和傅方會跟龐德一樣,萬一提議投降被貌似可能會“剛正不阿”的胡修和傅方宰了,董衡都沒處說理去。
“末將謹遵使君口令。”董衡耍了個奸。
反正這投降的話,我是不會先說的;若你們要投降,那我也就跟著投降。
胡修也是個人精,哪裡看不出董衡的想法,於是道:“曹仁不聽良言,執意讓我這個荊州刺史駐守平魯城,才有今日江水灌城的禍事。”
“若是樊城失守,魏王未必會怪罪曹仁,但定會訓斥我等守城不力。”
“為求生計,不如暫且投降,屈身而事。”
聽到胡修那句“暫且投降,屈身而事”,董衡內心不由鄙夷。
說這麼好聽,不就是想當牆頭草嗎?
若曹仁敗走,那就是真降;若關羽敗走,那就是詐降。
傅方也聽懂了胡修的意思,當即奉承道:“使君高見,那就暫且投降,屈身而事。”
協商一致後,傅方遂遣人向關平和諸葛喬請降。
“阿喬,這幾人勢窮而降,必不是真心,需得小心謹慎。”連日的勞累,關平的聲音有些沙啞。
諸葛喬雙目如炬,冷笑:“兄長勿憂,我自有約束之法。”
當即。
諸葛喬令軍卒乘木筏接胡修、傅方和董衡三人近前。
胡修三人不敢抗命,紛紛卸甲而來,向諸葛喬和關平表示投降的誠意。
諸葛喬仗劍立於木筏,麵色嚴肅:“漢中王早有訓示,若有去曹助漢迷途知返者,皆要善待。”
“爾等既有匡扶漢室的忠義之心,就當有助漢除賊的忠義之舉。”
“現令:董衡留守平魯城,胡刺史和傅太守,隨我前往樊城共誅曹仁。”
胡修和傅方頓時臉色大變。
對於禁的劇情塑造為“於禁不得眾心,勢窮被裹挾投降,被關羽關押”,參考史料“魏將於禁為羽所獲,係在城中”“”以法禦下,不甚得士眾心”“晃追羽,破之,傅方、胡修皆死”。推演出“關羽借於禁投降造勢”,小說娛樂,莫當真!莫當真!莫當真!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