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喬聽明白了糜芳的意思,在公安駐兵前,士仁是劉備麾下的死士。
而在公安駐兵後,糖衣炮彈讓士仁這個死士也變得貪生怕死,士仁不想再當死士了。
呂蒙非愚人,又善攻心。
諸葛喬要以公安為誘餌,公安守將士仁就得去詐降。
若詐降的人懼死,那這詐降就可能變成真降。
顯然。
現在的士仁已經不適合詐降。
諸葛喬略思片刻,決斷道:“既如此,士仁處就不通知了。”
“我會以君侯抽調駐兵的名義,調走公安城的宗預,就讓士仁本色行事吧。”
糜芳麵有不忍:“阿喬,這會不會太殘忍了些?不如調走士仁,讓宗預詐降?”
諸葛喬輕輕搖頭:“調走士仁留下宗預,呂蒙必起疑心。不論士仁是選擇死戰還是選擇投降,公安的守將都隻能是士仁!”
糜芳麵色有異:“可士仁畢竟有舊功,如今卻將士仁視為棄子一般舍棄,未免太不近人情了。”
諸葛喬沉吟片刻,問道:“糜太守可知,昔日廖立棄城而逃,大王為何不嚴懲廖立,反而以廖立而巴郡太守?”
糜芳不假思索:“廖立在荊州頗有名望,大王心有忌憚,故而不敢嚴懲。”
諸葛喬微凜:“糜太守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荊州的士人,先從劉表,後從曹操,再從大王。”
“對大部分的士人而言,誰是荊州之主不重要,重要的是跟著誰能保命。”
“荊州如今又一分為三,由曹操、孫權和大王共同治理,而荊州的士人又盤根錯節。”
“有的是兄弟分事二主,有的是父子分事二主,還有的是父子孫分事三主。”
“昨日可投曹操,今日可從大王,明日亦可擇孫權。”
“大王不是不想懲罰廖立以正典律,而是怕懲罰了廖立會讓荊州士人驚懼。”
“在大王麾下若不能活命,那麼去投曹操或孫權就是人之常情了。”
糜芳蹙眉:“可這又跟士仁有什麼關係?”
諸葛喬閉眼而道:“士仁在幽州的時候就已經追隨大王,論親論信,士仁遠勝於廖立。”
“廖立自恃身份棄城而逃,大王隻能故作視而不見;士仁若也自恃舊功壞荊州布計,大王顏麵何存?”
“受了比常人更多的恩寵,就應該承擔比常人更多的責任。”
“倘若自恃舊功就可以恣意妄為,我等不如伸直了脖子,直接讓呂蒙砍了。”
糜芳沉默。
諸葛喬這話不僅僅是在說士仁,也是在暗指糜芳。
比起士仁,糜芳才是劉備最親信的一批人。
昔日劉備在徐州兵敗,是糜氏兄弟在劉備最落魄的時候以糜氏全部的人力財力物力資助劉備。
糜竺更是將胞妹嫁給了劉備為妻!
劉備力排眾議讓糜芳當南郡太守,便是劉備相信,在最落魄的時候都會鼎力相助的糜氏兄弟,是絕對不會背叛的!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