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習提刀追上,生擒了李異。
謝旌被趙雲射死,李異又被馮習生擒。
而大船上的吳兵又幾乎都沒兵刃,不到片刻間這六艘大船及船中吳兵就被俘獲。
“孫權雖然為人陰險狡詐,但對大王還是挺尊敬的;一聽大王要去江陵,擔心大王舟船顛簸,就急急送來六艘大船。”
吳班出言調侃。
看似在稱讚孫權懂禮數,實則在嘲諷孫權賠了大船又折兵。
劉備亦是麵帶笑意:“既是送禮,就得送全。夷道尚有十餘艘大船,眾將今夜隨我去取。”
吳班抱拳大笑:“願隨大王前往。”
黃權謹慎而道:“這次能殺謝旌擒李異,皆是因為謝旌李異輕敵,再加上我等有心算無備,方有此勝。”
“呂蒙既讓陸遜統兵,便是相信陸遜的能為。眾軍遠來疲憊,征戰乏力,不如養精蓄銳一夜,明日再取。”
劉備麵有不屑:“諒那陸遜一介書生,如何能統領萬軍?”
“江陵城危在旦夕,不可在路上耽誤,將士雖然疲憊,但夜晚奇襲也能虛張聲勢。”
“大船在前,小船掩後,趁著陸遜不知李異謝旌戰敗,今夜先擒陸遜。”
黃權見劉備執意,遂道:“大王若要奇襲,請讓末將引大船為先鋒!”
“大王則乘小船在後,倘若陸遜有防備,末將就燒船示警,引大船斷後。”
劉備蹙眉:“公衡,我豈能讓你冒險在前?我為主將,當乘大船為前驅。隻有我不懼死,將士才敢死戰。”
黃權抱拳再請:“為王前驅,乃末將分內之事。大王千金之軀,豈是陸遜一介書生能相提並論的?”
“正所謂兵對兵,將對將,王對王。區區陸遜,不配大王驅兵在前。”
“若我等不能為王前驅,豈不是令陸遜笑大王麾下無人?”
向寵亦勸:“將士皆知大王在身後,又豈能不冒死而戰?請大王坐鎮後方,看我等破敵!”
趙雲、吳班等將也紛紛相勸。
劉備見眾將皆勸,不再堅持:“既如此,我會在後方親自擂鼓,以壯諸將士軍威。”
當即。
劉備令黃權、向寵、趙融、馮習、張南和輔匡六將,引六艘大船在前;劉備則率趙雲等將引小船在後。
月色如銀。
眾船順流而下,悄然直抵夷道。
到夷道時,正值寅時四刻,也是夜間入眠後的人最疲憊的時辰。
黃權立在最前方的大船上,舉目眺望。
而身邊跪著的吳軍小校則是指向其中一船:“將軍,立了紅色虎紋旗的,就是右部督陸遜的帥船。”
黃權眼神一冷:“若你敢亂指,我定一刀砍了你。”
小校連忙道:“小人不敢欺瞞將軍,隻求將軍饒小人性命。”
鎖定了陸遜的帥船,黃權立即向向寵、趙融、馮習、張南和輔匡五將傳訊。
“紅色虎紋旗,即為帥船!”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黃權一船當先,謊稱是李異謝旌得勝歸來。
陸遜布置在外圍警戒的大船,壓根沒懷疑。
船是李異謝旌出征的船,旗子是李異謝旌的船,船上的口音又是江東口音,誰又能懷疑這六艘大船上載的竟然會是劉備的兵?
六艘大船如錐子一般悄然突入陸遜的船陣。
就在跟陸遜的大船隻有一船相隔的時候,陸遜隻感覺心臟直跳,於是自船艙來到船頭透氣。
驚見前方大船似在挪動,陸遜不由大驚,喝問左右:“速問前船,為何違反我的將令,私自挪船。”
左右連忙向前船搖旗語詢問。
不多時,左右回稟:“是李異和謝旌兩位將軍得勝歸來,要見右部督。”
陸遜大怒:“簡直胡鬨!我何曾下令讓二人取了西陵就歸來?”
見左右不語,陸遜頓時明白了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