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後她用廚藝攻略了四爺!
四阿哥這麼一提,寧櫻本來想說不用,後來轉念一想——離家這麼久,卻絲毫不思念家人,豈不是太不近人情?
再說了,她總不可能一輩子不見原主的娘家人。
遲早都是要見的。
幸好腦袋裡還有一些原主的記憶。
應付過去,應當沒有太大的問題。
寧櫻這麼想著,就起來謝恩了。
四阿哥看她謝恩,就把她扶起來了。
他心裡還挺有成就感的。
……
福晉那裡,大概是得了四阿哥的敲打,安排的倒是很快。
寧櫻本來以為進府探親,肯定要一大套程序,遞上去,再批下來。
估計怎麼也要流轉半個月左右。
沒想到就用了三四天,然後就有正院的奴才來請她定日子。
當然了,這個所謂的“定”,也並不表示她就真的能隨心所欲,自己定日子。
而是從福晉選的三個吉日裡挑一個。
寧櫻看著麵前的灑金紙箋,筆尖懸掛在指尖之上,微微猶豫了一下,就圈了最近的一個日子。
既然福晉將這個日子放在最前麵,自然是有想讓她選這個日子的意思。
……
探親的日子很快就到了。
這一天一大早,寧櫻就起來穿戴整齊,梳妝完畢了。
用過早膳之後,她就坐在正屋裡等著,一邊等,一邊在腦海裡不斷的溫習著原主的記憶。
畢竟一會兒得喊人家額娘。
結果她閉上眼,在腦海裡搜索了一會兒,才發現原主和這位母親的記憶其實不像她以為的那麼多。
或者換個說法——對於這位母親,原主的心裡更多的是“懼怕”,而非“依戀”。
比如原主唯一一次感受到母親溫情的記憶,就是有一次她生了病,偏偏母親出府去,回來的特彆晚。
就在原主以為母親不會過來看她的時候,母親來了。
還給她帶了最愛吃的糕餅,溫柔的聽她說了一整晚的話。
寧櫻一邊複原著記憶,一邊心裡就好同情原主——這小姑娘也太慘了吧!
她其實並不太相信這位母親不愛自己的女兒。
畢竟骨血親情是人的天性。
更何況這女兒也不是放在彆處養大的。
或許隻是一位家教特彆嚴厲,不怎麼擅長和孩子進行情感溝通,表達心中愛意的母親吧?
見了麵,寧櫻果然印證到了這一點。
眼前的這位參議夫人年紀不到四十,也就是三十六七歲的樣子。
身材中等,個頭中等,樣貌也是中等。
她穿了一身深藍色的旗裝,領口那兒是團花紋配著玉蘭扣,頭上戴著碧玉花簪,花樣精致,玉質算是中上品。
能看的出來已經是仔細打扮過了。
不過到了這雕金琢玉的貝勒府裡,被四下環境裡一映襯,到底還是顯出有些清寒了。
畢竟原主的父親也隻是一位通政司右參議。
寧櫻想到自己現在的角色是“女兒”,於是身子一動,就打算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