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後她用廚藝攻略了四爺!
清穿後她用廚藝攻略了四爺正文卷212守拙歸園田四阿哥正好從這小道的另一頭過來。
他看見這場景,先是心頭一緊。
然後看寧櫻站穩了,他才放下心來。
他走近了,奴才們連忙跪了一地給四爺請安,四阿哥才看見兒子背上的東西。
弘暉背上背了一個軟軟的小簍子,是用來裝瓜果的。
寧櫻本來想給他縫一個米奇頭形狀的,但想到四阿哥不太能接受奇形怪狀的東西。
噗。
於是她老老實實的隻給弘暉縫了一個秋月梨兜兜。
用的也是梨子黃色的錦緞。
眼下,弘暉剛剛摘下來的絲瓜就被放在兜兜裡——絲瓜是嫩綠嫩綠的,兜兜是半新不舊的黃色,兩下掩映,彆有一種清淡雅致的古樸之美。
四阿哥難得的看得怔了一會兒神,然後就微微點頭,意態閒雅瀟灑,背著手笑著吟道“種瓜東井上,冉冉自逾垣,瓜葛相結連,蔓延自登緣。”
寧櫻……我語文不好你不要說了再見!
吟完了絲瓜詩,四阿哥一邊摸著兒子的圓滾滾如葫蘆一般的腦袋,一邊就很感慨地想難怪古人喜歡守拙歸園田。
這滿眼的天然氣象,確實能讓人暫時忘卻俗世的紛紛擾擾。
進了屋來,寧櫻就說讓灶火間把絲瓜拿去,切成半寸厚的片,裹了米粉蒸,再用茶油煎。
端上來之後,配著黃粱小米飯,很有一種粗茶淡飯的野趣。
還有最簡單的絲瓜蟶子湯。
蟶子形狀狹長,和手指差不多,有人說是海鮮,也有人說是河鮮。外表看著平平無奇,口感卻很美味。
絲瓜蟶子湯做出來之後,湯清澈見底,蟶子肉質白嫩,清鮮可口。
中間,寧櫻還特地去了一趟灶火間,提醒力士彆忘了最後要往湯裡撒少量的白胡椒粉。
那才是點睛之筆呢!
四阿哥吃了兩小碗蟶子,又舀了一碗純的絲瓜湯喝——絲瓜湯端上來沒多久,還算滾燙,四阿哥喝得滿頭都是汗。
寧櫻坐在他對麵,也在吃蟶子——穿越之前,她也喜歡做這道菜。
不過是配的白蘿卜。
味道也很鮮美,而且熱量不高。
一桌子青碧下肚,到底還是油水少了些,正當四阿哥覺得意猶未儘的時候,力士捧著糖醋雞塊就送過來了。
這道也是寧櫻教了他幾次的——口感很簡單,就是甜和酸。
但真正要把握好甜和酸的比例,也不容易。
寧櫻特地讓他把澱粉多放一些,這樣炸出來的雞塊十分飽滿,再配上酸酸甜甜的醬汁,其實有點像炸雞米花配番茄醬。
這種菜就不能一開始端上來。
若是剛開始就嘗了這道,後麵就品不出粗茶淡飯的好了。
……
弘暉蹲在院子裡,一群奴才圍著,他又開始扯著地上的菜苗不鬆手了。
小鴨子是最會認人的,弘暉喂了它們幾次之後,現在小鴨子看見弘暉就跟著跑。
於是四阿哥出來的時候,就看乳母、嬤嬤、婢女、小太監們都圍著弘暉,地上鋪著一塊小墊子。
弘暉趴在墊子上,就撅著屁股,伸著小胖手,拉扯著地上的菜苗。
既然是“苗”,自然是極嫩的——被弘暉這麼東扯西扯了幾下,菜葉也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