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阿哥這一句“語言雖則金石”,就已經是很大膽的肯定了。
想明白後,寧櫻就感覺自己蠢透了。
晚上真正洗浴睡下的時候,四阿哥茶有些喝多了,翻來覆去睡不著覺。
於是兩個人在帳子裡頭並著頭說話。
清揚在門口伺候著,聽著裡麵的動靜,琢磨著側福晉今兒應當是不伺候四爺的。
不伺候也有不伺候的好處——省的奴才們夜半要送進熱水去,服侍主子們洗浴更衣了。
孔嬤嬤從旁邊走過,心裡就有些感慨如今這皇子府裡,倒隻有寧側福晉這裡瞧著跟一家似的。
有父有母,一兒一女,其樂融融。
屋子裡。
說到一半,四阿哥摸了摸寧櫻的頭發,就見懷中的人兒撒嬌的往自己懷裡鑽了鑽。
他笑著低頭看櫻兒。
明明已經是兩個孩子的額娘,她的神情看起來還是那般的柔軟而靈動。
沒有一絲一毫為人母之後,麵上常常會流露的焦慮。
甚至透著一絲天真的狡黠。
四阿哥記得以前宋氏和李氏生下孩子之後,話裡話外總是離不開兒女的。
……
過了一陣子,天氣往秋天裡走,寧櫻漸漸地就發現如今連蘇培盛嘴裡都經常掛上了三個字——“戴先生”。
也常常能聽到說四爺現在正在前麵和戴先生說話呢,等回頭說完了就過來側福晉這裡。
寧櫻也不確定這位“戴先生”是不是就是那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謀士。
但是到了十一月頒金節的時候,蘇培盛嘴裡的“戴先生”變了。
變成了“戴大人”。
寧櫻不知道是不是這時候,戴鐸已經被推薦了官職,去福建任職了。
但是府裡開始多起了福建的特產,從吃的穿的到用的,都有。
文昌魚,水仙,建蓮子,騰器……
一樣樣眼花繚亂地往新小院子裡搬。
其實皇城之中,天子腳下,又是貝勒府,有什麼好東西沒有?
這些就是圖個特彆和新鮮罷了。
但也就是因為好東西太多,反而孩子們看見這些新鮮的小玩意兒,一個個像見了寶貝似的,丟不開手了。
弘暉在院子裡,騎著一隻藤編小馬就丟不開手,來來回回的嘴裡喊著“駕!駕!”
那馬兒編得油光水亮,看上去比真的小馬還神氣,細節做的也考究。
剛剛送過來的時候,寧櫻就怕上麵有毛刺,紮傷了孩子們的小嫩手。
結果讓奴才們捧著燈火,上上下下的找了一遍,竟然挑不出一點毛病。
做工真好啊!
小餛飩在旁邊就有些失落——弘暉如今整天騎著馬,都不怎麼和它玩了。
弘暉最討厭練大字,如今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