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後她用廚藝攻略了四爺!
清穿後她用廚藝攻略了四爺正文卷321木蘭行圍兩日之後,帝駕啟程,從莊田出發去木蘭圍場。
行圍之前,向導大臣帶領向導官兵,經過康熙帝駕所經之地,兩翼八旗奏請欽派前鋒護軍統領先行戒備,隨圍,還要出動文武大臣、八旗官兵,隨圍蒙古人眾等。
很是繁瑣。
從這裡到木蘭圍場,足足有一百多公裡,加上路上走走停停,幾下裡一耽擱,寧櫻粗略地算了一下,又問了四阿哥估計想要到圍場,至少要兩三天功夫。
“木蘭”是滿語,若是翻譯成漢語,就是“哨鹿”,也就是捕鹿。
木蘭秋獮是皇室權貴的秋季的圍獵盛事,規模浩大,用費浩繁。
至於到底“浩繁”到什麼程度呢?一路上,寧櫻也聽四阿哥說了不少。
見寧櫻有興趣聽,四阿哥就給她多說了一些。
怕她聽不明白,他還給她舉了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這一次木蘭行圍,光是茶膳房等預備差務的用車,數量就要將近七百輛。
這還不包括皇帝和後宮妃嬪們所乘坐的車。
要是算進去,數字就更龐大了。
還有,天子出行,處處講究,比如巡幸所用禦馬吃的豆草料是特供的糧草,僅僅隻有喀喇河屯喂養禦馬的糧草才行。
這些糧草全部都得用車運來。
而且這一趟就算是好的了至少是直接從熱河莊田出發,沒有多走冤枉路。
若是從紫禁城出來,耗費的就更多了,按照住宿二十天左右的計劃來算,花的銀兩絕對要以萬兩來做單位計算。
寧櫻一邊聽著四阿哥說,一邊就聯想到曆史上怪不得雍正登基之後,一次也沒有去過木蘭圍獵。
撇去彆的原因不談,隻怕“不想大費周折,勞民傷財”也是一個因素。
晚上的時候,大隊人馬終於停了下來,采取的是隨地安營的形式。
行宮其實已經在建設了,隻是還沒有完工,等到以後一並建設好,木蘭秋獮將成為更大的盛事。
弘暉和弘昐兩個孩子在馬車上晃悠了一路,也瞌睡了一路,等到大營安頓好,兩個孩子反而來了精神,跟在阿瑪身後就跑東跑西。
看什麼都好奇。
三格格跟著寧櫻,大格格跟著烏拉那拉氏。
晚膳的烤羊腿早就被精細地切成了一片一片端了進來,上麵撒滿了各種佐料,羊肉是選的上好的原材料,吃不出一點羊膻味。
寧櫻顧不得自己吃,先照顧著女兒用膳。
三格格體質倒是很不錯,一路雖然顛簸,但她始終精神十足,不像兩個哥哥,睡得東倒西歪,這時候更吃了不少東西,一邊吃,一邊就坐在寧櫻的膝蓋上,兩條小胖腿踢來踢去。
寧櫻耐心地把女兒往懷裡重新抱了抱,又摸了摸她的小腦袋,就聽三格格嘴裡一直咿咿呀呀的喊“哥哥!”
她說的“大哥哥”是弘昐,那麼“哥哥”就是弘暉了。
不多時候,蘇培盛親自帶著幾個小婢女過來了,人人手中托著托盤——是四阿哥帶著弘昐、弘暉與幾個貝勒爺在一起,又記掛著寧櫻這裡,於是便讓人將加的菜送了過來。
寧櫻謝過恩之後,眼看著蘇培盛恭恭敬敬的退了出去,營帳簾子掀起來的時候,仰頭正好能看見漫天朦朧的星輝。
夜風已經有些涼了,吹在她肩膀上隻覺得微寒。
清揚一邊過來,就一邊給寧櫻抖開了披風披上,然後要過去把簾帳的門重新關上,被寧櫻阻止了“就這麼著吧,我要透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