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後她用廚藝攻略了四爺!
,清穿後她用廚藝攻略了四爺
同樣一個錯誤,第一次犯是不幸,第二次犯是命中合該有此一劫。
可是第三次犯就是蠢蛋了。
康熙一通怒火漸漸平息下來之後,很快就下達了死命令——從今往後,隻要是進出太子鹹安宮的人,不管是什麼人,都得嚴格搜查,確保再發生不了這樣的事才行。
此外,鹹安宮需得日夜看守,不可有絲毫懈怠。
他這命令下的嚴厲,等於是從今往後,哪怕是給廢太子府上人生了病,看起病來也沒那麼方便了。
五阿哥在旁邊聽著,心中畢竟有所不忍,想著太子那般驕傲之人,如今被拘禁,已經是要了他半條命了。
若是再這樣裡三層外三層圍的像鐵桶一樣,豈不是比坐牢的人還痛苦?
但是誰也沒敢在皇阿瑪麵前為廢太子求情一兩句。
……
圓明園中,自從弘暉被康熙帶走之後,寧櫻就默默地在心裡數著日子。
居然轉眼間就過去了六七天。
四阿哥時常進暢春園,寧櫻也會在四阿哥過來看自己和兒女的時候,問四阿哥弘暉如今如何。
但是四阿哥也未必能見到。
自從弘暉被接進了暢春園之後,上書房的課程就算是暫停了——他不必如同其他少年們一般,參加上書房的課程,而是陪侍在皇瑪法身邊,跟著康熙學習。
寧櫻每次想到這一點,不僅也佩服起兒子來——居然能夠得到康師傅如此歡心,甚至被帶在身邊。
弘暉如今能夠有機會陪在暢春園裡,雖然看上去暫停了尚書房的課程,但尚書房裡皇子皇孫們每天的長進,和弘暉在康熙身邊學到的東西,簡直是天壤之彆。
真正重要的東西,從來都不是課本上能學到的。
這就好比尚書房裡的小阿哥們,無論如何花再多的時間、點燈熬油的看書作文章,哪怕是再辛苦,也未必很有用。
而弘暉在康熙身邊,哪怕隻是聽爺爺分析點撥幾句,都有可能勝讀萬卷書。
因為一個人要突破自己固定的思維,提高心智,擴大格局——光是靠自己……是很難的。
而大佬之所以能成為大佬,總是有原因的。
而弘暉可以走的路——哪怕是四阿哥在引領他,也未必有在康熙身邊能夠走得深遠悠長。
寧櫻出神地想著想著,就想到了穿越之前,自己上學念書的時候。
她記得自己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已經告訴過自己即使是老師推薦的書,也未必就全部都是金玉良言。
無論麵對任何處境,一定要保持自己獨立的判斷。
隻有實踐才會出真知——而這點,甚至有的書的作者都沒有做到。
隻看書,不去實踐,永遠都隻是紙上談兵而已。
……
暢春園裡,康熙將孫兒弘暉的八字,來來回回看了許久,又命令奴才仔仔細細地收藏了起來。
隨著暢春園中的時光,一天一天的流逝,康熙帶著弘暉在學習學問之餘,更常常在園中散步,泛舟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