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後她用廚藝攻略了四爺!
晚上,大部隊駐紮的時候,四阿哥屏退左右,一個人伏案書寫了好一會兒。
如果說獨自去盛京三陵祭拜祖先,代表著皇阿瑪對他無比的信任與看重,那麼十四阿哥回京城的時間,為何偏偏選在這節骨眼上?
這也太巧了些。
四阿哥在燈火下緊皺著眉頭,努力讓自己不要再想太多。
皇阿瑪從來以愛養民生為第一要務,哪怕是登基六十年大慶,怕的也是勞民傷財。
如此,自然西陲軍事無一不牽動著他的心緒。
讓十四弟回京,也不過是麵見好商議而已。
想到最後,四阿哥覺得連自己都勸不住自己了。
他猛地站起身,煩躁地在屋中來回踱步了幾次,重新坐了下來,提起了筆。
蘇培盛本來是伺候在旁邊的,想提醒主子爺該用膳了,想了想還是把嘴給閉上了。
晚上點燈熬油的寫信自然辛苦——眼睛看不清楚,燈火也浮動。
但是四阿哥既然堅持要寫,自然這是急信了。
半點耽誤不得。
蘇培盛懷疑他是給京城裡的人在寫信,但是看著感覺又不像。
洋洋灑灑的寫了大概幾百字,信紙足足花了四張,四阿哥看了好幾遍,才密封起來。
……
接下來的十幾天,四阿哥表麵上若無其事,心裡卻十分焦灼。
蘇培盛一路伺候著,眼睜睜的就看見四爺嘴邊長了水泡。
還長了三四個。
如今正是春天裡,天氣壓根不熱,再說往東北走去,就更不會熱的出水泡了。
不用問,這自然是內心焦急所致。
終於,在第十九天,大部隊抵達了盛京。
知道雍親王代替萬歲前來祭拜三陵,盛京的官員們和三陵有關的管理人員早就在城門外,百裡地候著,一路跪著恭迎雍親王的到來。
四阿哥卻幾乎沒什麼心思,隻想著能快些完成這趟任務,早日回到京城裡才是正經。
十四弟已經完成了大部分西北平叛的事業,更立下了赫赫軍功,皇阿瑪身體又大不如前。
將十四阿哥留在京城一天,朝堂之中,隻會人心浮動一天。
誰也猜不到老皇帝究竟是什麼樣的心思。
……
圓明園裡,寧櫻也聽說了十四阿哥風光回京的消息。
剛聽到這消息,她就擔心起遠在盛京的四阿哥了。
雖然她早知道最後登基的一定會是四阿哥,但是康師傅偏偏在四阿哥去盛京的如此關頭,把十四阿哥召喚到京城……
這看上去就很像把前一個給打發走,然後趁機把另外一個給召回來了。
莫名的就有一種“替代”的感覺。
烏拉那拉氏倒是穩坐如鬆,半點沒有意識到什麼不妥,在府裡的這些日子,她平心靜氣,甚至過得比四阿哥在的時候還要愉快。
寧櫻能明白她的想法畢竟從烏拉那拉氏的角度來看,如今四阿哥已經是親王之尊,她更是做了王妃。
她大概是已經覺得這般便是巔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