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櫻跟著他往台階上邁。
他的手掌還是一如既往的有力又穩定。
膳房這時候是最忙的時候——晚膳一道一道的被端出來,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往桌上布置著。
燈火通明,衣香鬢影。
之前弘曆、弘晝年紀小的時候,下了尚書房還會常常過來跟著阿瑪額娘一起用晚膳;後來弘曆娶妻開了府,離開了身邊。
弘晝如今瞧著也是一天一天的快留不住了。
燈下兩個人相對而坐,相視一笑,寧櫻忽然就想到了很多年之前,連弘暉都還沒有的時候。
那時候,年少的四阿哥過來她這兒,兩個人也是這麼在桌旁對坐著。
將孩子生養、眼看著他們一天天成人、送走,最後又隻剩下了他們做阿瑪、額娘的兩個人。
生命何嘗不也是這樣的循環?
寧櫻忽然就很感慨,抬起眼望著對麵的四葫蘆。
胤禛的臉被嫋嫋升騰起的霧氣籠罩著,有些看不分明,卻察覺到了她的視線。
他抬起頭來,對著寧櫻便是微微一笑。
寧櫻覺得此情此景,簡直讓她有些老夫老妻,燈下夜語的感觸了。
……
雍正六年的新年一過,內務府已經將冊封皇後大典所要用到的服製送了一部分過來。
其實也是萬歲催了好幾次。
這事兒……要說也隻能說前麵那位皇後實在是沒福氣,也沒緣分,更沒手段——明明占儘先機,是萬歲年少之時的結發妻子。
不說伉儷情深,至少也當相敬如賓。
偏偏這位就沒能在萬歲心中留下一點波瀾——這不,先皇後才走了剛剛一年,萬歲就催著中宮不可無主,要將皇貴妃給扶正了。
其實皇貴妃現在做的事情——哪一樣不是在主持中宮?
先皇後活著的時候,皇貴妃都主持了兩三年了。
偏偏就這時候差這麼一個皇後的名銜嗎?
還不是萬歲的偏寵。
這事兒,要是往前麵說,其實也有相反的參照——當年康熙爺在的時候,孝誠仁皇後赫舍裡氏撒手人寰之後,康熙爺可是足足過了三年,才將繼後扶上中宮之位。
……
寧櫻坐在翊坤宮之中,雖然大殿裡都燒著暖盆,但是畢竟地方寬敞,暖氣不容易聚起來,她穿著厚厚的毛皮坎肩,懷裡還抱著湯婆子。
越來越怕冷了。
中宮皇後的服製,遠遠的望過去,全是寶色流光的一片,看著燦若雲霞。
皇後冠服由朝冠、朝袍、朝褂、朝裙及朝珠組成。
朝冠,內務府送來了四頂——這也是有講究的,要根據時節的變化而變換。
冬用薰貂,夏用青絨,上綴有紅色帽緯,頂部分三層,疊三層金鳳。
金鳳之間各貫東珠一隻,散發著柔和溫潤的光芒,帽緯上有金鳳和寶珠,冠後飾金翟一隻,翟尾垂五行珍珠,共三百二十顆,每行另飾青金石、東珠等寶石。
整個後冠往那兒恭恭敬敬地一放……簡直到處都透著幾個無形的大字母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