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旁邊一圈都是奴才,還有的是在行宮伺候的婢女。
寧櫻立即就感到臉上發燒了。
耳朵都燙了。
她剛想把手抽出來,胤禛已經笑了,一伸手把她給拉到懷裡,揉了揉她腦袋,這才算把她放過了。
早膳是行宮的膳房早就用了當地的廚子送來的,俱是蘇州風味。
雖然簡單,卻十分精致,帶著一股一絲不苟的生活態度——吃綠豆芽是一根一根挑起,芡實也是一顆一顆剝出來。
寧櫻吃得津津有味,胤禛卻覺得難免有些太甜。
好在膳房早就做了兩手準備,見皇上微皺眉頭,情勢不對,趕緊就將另一套口味的膳食呈上來。
兩個人一邊用著早膳,一邊看著燦爛的晴光漸起,從白牆黛瓦上打進來,映上一屋子的碧綠,滿地光影搖曳。
日頭往上竄的很快——不過一頓早飯的功夫,眼睜睜的就看著日頭高升了。
白晝肉眼可見的變得一天比一天長,氣溫也一天天升高。
雍正七年的夏天不會遠了。
想著這一點,胤禛就又把秀女大選的事兒給寧櫻說了一遍——說完了,他怕她誤會傷心,又特地強調了一遍“你細細看好了秀女名冊,到時候朕給弘晝挑個好福晉,還要封他親王。剩下的秀女,儘著宗室去!朕有皇後足矣。”
給弘晝……封親王?!
他這話一說,寧櫻的注意力就完全不在秀女大選上了。
隻聽見了這一句。
親王不是那麼隨隨便便能封的,整個大清,若是封親王,隻有幾種可能一是根據個人的戰功來冊封親王。
比如有些人物在戰場上奮勇作戰,為大清做出了重大貢獻的人物,給他們親王爵位,是為了表示大清對於有功之臣的表彰,用來鼓勵其他臣民竭儘全力為國家效力。
再要麼就是皇上的直係兄弟,才能有資格冊封的。
至於皇子——要麼是十分受皇上喜愛的兒子,要麼也總歸是年齡聲望到了一定的門檻,才能被封成親王。
比如弘暉。
弘暉是皇位實質上的繼承人,又在三個阿哥裡排行最長,這些年來,他一直內外曆練,也為皇阿瑪辦了不少差事,為朝廷出了不少力。
封他為親王,於情於理都合適。
但是弘晝就不一樣了——畢竟年紀還那麼小呢!
如果弘暉和弘晝這兩頭都成了親王,而弘曆卻隻是個貝勒,這……
四葫蘆此舉意在何為?
大概是猜到了她在想什麼,胤禛直接對著寧櫻擺了擺手“朕有分寸,你放心。”
……
他今日言而有信,上午在當地官員的陪同下,繼續查看水利疏浚,等到中午之後,胤禛沒有進行宮來,直接就讓蘇培盛過去到了皇後居處,說請皇後娘娘直接去行宮門口。
萬歲已經在馬車上等著了。
寧櫻早就已經換好了衣裳——既然是類似微服出巡,自然打扮的不要太顯眼才好。
等到被奴才們簇擁著來到了馬車邊,婷兒才放下踩腳的小凳子,胤禛聽見動靜,已經一彎腰,從馬車裡出來,親手伸手扶著寧櫻上了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