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後她用廚藝攻略了四爺!
妃嬪們來的快,去的也快。
不一會兒,九州清宴殿之前除了奴才們,已經冷冷清清,並無閒人。
太醫是剛才帝駕到了圓明園門口的時候,就已經著人去宣了的,這時候卻不知道為什麼,人還沒被接過來。
寧櫻打發走了眾妃嬪,回來便轉身進了寢宮,看著胤禛躺在床上,微微皺著眉,神智已經恢複了一些,但還沒有完全清醒。
他下巴上的血跡已經被伺候的奴才們小心擦去了,破了一道不小的口子,鮮血還在往外麵滲著。
萬幸這口子雖然長,但是深度卻不深,否則的話,鮮血就不是“滲”了。
這個部位傷得蹊蹺——寧櫻怎麼也想不通,有什麼人能在這個部位傷了堂堂天子?
她轉身看著兒子。
弘暉低聲就把事情來龍去脈對著額娘解釋了一遍——原來他一路護衛著皇阿瑪過去祭月,本來路上一切都正常。
到了那邊,月壇本就是一級一級台階,爬上去也需要一些時間和精力。
為了表示帝王對上天的虔誠,一般來說,皇帝在月壇拜祭的時候,這些台階都是要親自爬上去的。
結果剛剛祭祀完了月神,弘暉在皇阿瑪後麵,就眼睜睜的看著他的手開始顫抖起來,身形也晃了一下。
整個人眼看著就快站不住了。
弘暉從小就是按著文武雙全的路子培養的,反應奇快,身手利落,上前去就一把撐住了皇阿瑪。
否則的話,皇阿瑪向後栽倒,若是順著月壇的台階跌下來,或是腦袋磕在台階的鋒利銳角上,簡直後果不堪設想。
但饒是如此——弘暉攥住了皇阿瑪,還是沒完全擋得住勢頭。
胤禛向前衝了一步,身子踉蹌了一下,下巴磕在了祭月的拜台邊沿上。
這才會有了下巴上的傷口和血跡。
寧櫻一邊聽著,一邊伸手按在胤禛的額頭上——觸手之處,一片滾燙,說明胤禛這時候還在發著熱。
這並不是簡單的體力不濟,然後摔倒。
而是因為他本身就生了病,體力不支,暈厥倒下,才會如此。
可是,早上從寢宮出來的時候,寧櫻記得自己明明陪著胤禛一起用了早膳,又送著他一直到了皇後寢宮門口。
他那時候還是好好的呢,一路都在說著晚上和寧櫻一起過中秋宴的事兒。
寧櫻眉頭緊皺,心裡一遍一遍回想著最近胤禛的身體狀況。
其實最明顯的一個特征就是他現在睡眠質量很差。
或者換句話說他很難能睡得熟,稍微一點聲響就能將他吵醒。
寧櫻雖然是他同床共枕的皇後,但也是因為知道、體諒胤禛這特點——硬生生地連自個睡覺都不怎麼翻身了。
就算這樣,她有時候半夜醒了,還能聽見胤禛仰麵而臥,輕聲歎氣。
不失眠的人,是不能真正理解失眠的人的痛苦的。
……
三格格坐在父親床頭的繡墩上,兩隻手將父親的手緊緊的握在手裡,低著頭紅著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