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在進化,交易模式自然也得進化。”徐翹說道,“現在,關鍵是如何進化的問題。”
老張想了想,說道:“極端的熊市之中,研究這個我覺得沒什麼意義,既然蘇兄弟都不做短線了,全麵轉向了所謂的‘價值投資’模式,投向了權重藍籌股票和績優白馬股票的懷抱,那咱們跟著做不就行了?”
“老張這個想法,倒是挺便捷的。”老吳嗬嗬笑道,“的確,最為方便的辦法,就是跟著蘇兄弟執掌的‘華逸資本’機構一起做,其實熊市之中,追求過高的絕對收益率,完全是沒有意義的,保住本金,追求穩定性,才是最重要的。”
陳哥對於老吳這話,可謂是深表認同,微笑地回應道:“老吳這話說得很對,當市場短線生態很糟糕,十次出手七次虧的時候,那就應該避免在短線生態糟糕的時候出手,而更應該選擇風險偏好低的交易模式,以保住本金,控製利潤回撤為根本條件,耐心等待市場短線生態的好轉。”
“聽陳哥這話……”徐翹說道,“陳哥是準備放棄短線交易了嗎?”
陳哥回應道:“既然市場的投資風格和交易風向明顯的在轉變,且市場中,繼續做短線交易、短線炒作的存量資金,在越發的減少,博弈的殘酷性越來越高,那這個階段,我自然也就沒必要堅持了。”
“同意。”老吳頷首回道,“遠離虧損最為嚴重的領域,方才是聰明的選擇。”
老張想了想,說道:“既然陳哥和老吳都這樣覺得,那我也準備減少短線交易,減少出手的次數了。”
“嗯。”老吳繼續道,“跟著市場主力資金聚集的方向走,總是不會有錯的。”
“如果要轉變交易思路和投資風格的話……”徐翹琢磨了片刻,說道,“感覺還是‘大基建’這條線更為穩妥一些吧?畢竟就目前的市場估值和基本麵情況來看,也就剛剛才取得市場各路主力資金一致性預期的地產、鋼鐵、煤炭、有色、建築裝飾、建築材料等‘大基建’主線關連板塊核心龍頭股票,估值相對較低,股價也還處於曆史低位,其它的……場內主力機構們抱團嚴重的醫藥、消費板塊核心股票,早就已經走出股災期間的深坑,從底部普遍反彈了逾30到50的空間了。
本來市場就處於投資風險偏好較低的熊市期間。
整體市場估值,是隨著市場成交額的降低和投資風險偏好的降低,跟隨著降低的。
那麼,在主力資金已經抱團,且獲利盤集中堆積的情況下,去追高醫藥、消費板塊的核心龍頭股票,就顯得明顯不可取了。
畢竟,熊市之中,這些股票的估值,也不可能恢複到牛市階段的位置。
這樣看的話……
感覺目前,也就隻有‘大基建’主線板塊領域的核心龍頭股票,才具有中長期投資的價值和重倉的性價比。”
“就整個市場各條主線的走勢,以及相關核心股票的行情表現來看,的確是如此。”老張說道,“並且‘大基建’這條主線,感覺咱們a股市場與港股市場,也明顯出現了持續聯動的跡象,綜合考慮,從投資性價比而言,除了空倉,確實是‘大基建’這條核心主線,最適合建倉。”
“‘大基建’主線,相關的核心龍頭股票,可是不少……”陳哥微笑地道,“在具體標的上呢?大家看好哪幾支股票?”
徐翹回應道:“從最近幾日的市場走勢來說,盤麵上表現最強勢的,應該就是‘金地集團’、‘保利地產’、‘晉城煤業’、‘海螺水泥’、‘東方雨虹’、‘華國中冶’、‘雲貴銅業’……這些票了。”
“還有港股的‘恒大地產’、‘榮創地產’、‘精城控股’……這幾支股票。”老吳補充道,“相對來說,似乎港股市場上的這幾支內房股票,未來的預期更高,股價彈性也更強,且目前的市場估值,也比a股市場的幾家龍頭地產股票要低。”
“‘海螺水泥’這支票,我覺得不錯呢。”老張笑著道,“這家公司的經營半徑,集中在長三角地區,而我國經濟發展爆發力最強,財富聚集最為集中的地區領域,就是長三角地區,如果行業發轉的話,這家公司的業績彈性,應該不是一般的高,且其當前的估值,還有股價,是真便宜,同時前期也無明顯的機構持倉,而這也就意味著後續這支票的基本麵完全反轉,各路機構對於這支票是有強烈配置欲望的,這個時候重倉介入進去……可以等到後續機構資金幫忙抬轎。”
“都不錯。”陳哥聽完幾人的見解,說道,“可以選擇性的平均配置一些。”
“嘿嘿,我正是這樣想的。”徐翹見自己想法與陳哥不謀而合,笑著道,“不過還是要看看今日的市場龍虎榜再說。”
說完,徐翹看了一眼時間,即刻便將目光轉向了兩市龍虎榜界麵。
而在‘魔都超短幫’這幾位核心人物紛紛發表著自己對於近期市場的看法,並打算效仿蘇逸,轉變交易思路,擁抱藍籌權重和績優白馬股票,跟著市場核心主力資金抱團方向和核心主線熱點走的時候。
市場上,其它散戶群體彙聚的股票投資論壇上。
大家對於近期的盤麵走勢,以及日內的大陽線走勢,也是討論激烈。
“揚眉吐氣,揚眉吐氣啊,今天總算等來了普漲行情。”
“漲的隻是‘大基建’主線,還有醫藥、消費、金融等傳統板塊吧?像‘移動互聯網’、‘影視傳媒’、‘消費電子’、‘半導體’……等‘新興產業’板塊,還是沒怎麼漲,唉……真是市場輪回啊,之前根本沒人要,沒有任何主力資金關注的傳統能源、黑色係、大基建板塊,近來居然成了資金競相追逐的香餑餑了。”
“不是說鋼鐵、煤炭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好多企業都早已資不抵債了嗎?怎麼股價反而連續上漲了?”
“公司業績越爛,股價越漲,這不是咱們大a的特色嗎?”
“我感覺跟業績沒有關係,還是籌碼問題吧?鋼鐵、煤炭、有色、地產這幾大板塊,前期跌得夠狠,籌碼完全斷層了,拉起來容易,所以資金就做了。”
“意思就是說……當前‘大基建’主線的行情邏輯,還是超跌反彈?”
“我感覺像是超跌反彈。”
“不是說,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驅使的行情嗎?”
“鋼鐵、煤炭行業,這麼嚴重的產能過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有用了?再說了……像這種傳統行業,有什麼想象空間?”
“那地產呢?也是超跌反彈?”
“地產板塊感覺邏輯有點不太一樣吧?畢竟現在全球各主要城市的房價,的確是在持續上漲的。”
“地產應該叫估值修複,畢竟之前的市場,對於地產板塊的偏見,確實太大了。”
“估值修複是一方麵,行業基本麵反轉,也是一方麵吧?”
“難道不是因為蘇總執掌的‘華逸遠征1號’主力基金產品,近期大規模在‘地產’、‘有色’、‘煤炭’、‘鋼鐵’、‘水泥’等傳統行業板塊中大幅增倉,從而帶起來的炒作行情嗎?哪有什麼長線邏輯,在我看來……就是短線炒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