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聽說那個小子剛把美人抱出來的時候,一圈人全看呆了。”
“據說是千嬌百媚,可惜身子骨不好,一直在鋪雲浮車裡躺著,那小子則是寸步不離,護得可嚴實著呢。嘖,這麼黏乎著,又怎麼能好起來?”
此言一出,眾人都嘿嘿發笑。看著氣氛熱烈,湖海散人連說幾聲好,大笑道“此間事了,咱們就去看看這位病美人兒,把這可憐人兒從那個不知體恤的小子手裡救出來,再由咱們兄弟好好安慰!”
眾人轟然叫好,還有人怪腔怪調地道“哎,我算是明白了,今天湖海道長難得與褚美人兒分開,就是這個緣故。”
這片山崖下又是哄然,湖海散人絲毫不惱,隻怪笑道“隻算你們沒見識。道爺我安撫美人兒,從不避諱於人,況且有些不知趣的,要一些扭手扭腳的活兒,道爺我向來是要你褚家妹子代勞的!”
話落這邊就哄堂大笑,怪叫連連,幾十裡外,餘慈也笑,笑容冷得很。
鋪雲浮車下,範佬依然躬身站著,先前他見餘慈搖頭,本是難掩失望,卻見這位餘仙長瞑目不語,麵上神色變幻,煞是古怪。他不知是何緣故,隻想著高人行事,高深莫測,不敢驚擾,目光隻在車廂上的大鳥身上打轉。
餘慈睜開眼,便見到範佬這副模樣,點點頭,也不多說,隻道“幫我個忙,去請遊道兄過來,就說我有要事找他。”
範佬微愕,卻不敢不應,轉身一溜煙去了。
餘慈就坐在車轅上,冷冷而笑。那些人計劃再周密,也想不到早在一月之前,餘慈便給他們的關鍵人物打上了“釘子”,什麼計劃,都成了笑話。
那群敗類,要為他們的肆無忌憚付出代價。
有殺意繚繞,壓力臨頭,餘慈靈台反而一片空明,心中思緒流動,不見絲毫刻意之態。
心內虛空又自開辟,他心念移轉,與心象魚龍合而為一,已忘卻自身物象,隻與心象渾合,遨遊在虛空之中。這一刻,他感覺到了天地元氣的運轉,隻是還隔了一層膜,有些弄不真切。
這是“心內虛空”與外界天地的隔閡。然而此時,這層密實的“膜”卻開了幾個極微極小的孔,外界元氣一滴滴地滲進來。
照理說,“心內虛空”是自我的意象空間,雖是根基於物象,卻於真實世界之外,內外不通。可餘慈的情況又有些不同,他最初是利用“外物”,即照神銅鑒映襯出心象的,照神銅鑒的性質極其特殊,從一開始,他的“心內虛空”便與外界相聯係。
正是憑借這個以及一連串機緣巧合,他吸納了天龍真形之氣,而天龍真形之氣的強勁本能,又是對天地元氣有著極大的渴求,這便使得“心內虛空”又有變化,達到解良所說“引氣入境”的初步。
虛空開辟、引氣入境、內景外成、天地如一,這四個境界正是《玄元根本氣法》由低到高的四個階段。
以上四境界,說白了,就是開辟心內虛空,將外界元氣引入其中,以之演化諸般內景神通,最終“打通內外虛空”,使內外渾然一片,不分彼此,“心象”自由出入於內外虛空,無拘無礙的一整套過程。
餘慈先前見識不到,還無法理解其中精義。直至受何清點醒,再請教解良之後才明白,《玄元根本氣法》的最大價值,不隻是一門為學習丹訣打基礎的先天氣法,而是融彙離塵宗道德、學理、戒律三部精萃,開辟出的一條新思路。
僅以“先天氣法”的作用論,隻虛空開辟,形成心象,便已足夠,此後就是長期蓄積溫養的過程,直至爐火純青,自然定鼎樞機,凝成還丹。
也就是說,現在餘慈已經把“先天氣法”階段該做的事情做了九成,剩下的就隻是漫長的提精提純的過程。或許三年五載,或許十年八年,直至達到預定的水平,再嘗試結丹。
這也是幾乎所有修士必經之路。畢竟當今之世,無論釋儒道魔或其他雜家,或金丹、或舍利、或天魔核、或聖人心,總受到丹道或多或少的影響,丹道妙法一統天下,修行上繞不過,離不開,是為諸宗正統。
可解良這《玄元根本氣法》從符法和存思術入手,打開心內虛空,以心象馭物象,竟讓人隱約看到大道之外,另一條通往高峰的小徑,不管其是否實用,都有著無以倫比的價值!
餘慈現在就處一個非常微妙的點上。常人在此,隻能溫養培元,積累年月,接部就班地走下去,餘慈卻是多出了一個選擇。那就是將《玄元根本氣法》推向另一境界,繼續鑽研。
對此,他毫不遲疑。他要抓住一切機會向上登攀,又怎可能錯過?
此時,遊公權帶著疑惑走過來。
經過一夜的休息,獵團拔營前進。餘慈依舊坐在鋪雲浮車上,照顧昏睡中的甘詩真。浮車本就是為傷員準備,十分舒適,但驅動起來要用特製的晶體,消耗不菲。餘慈為爭取此車,動用了照神銅鑒,在莽莽山林中鎖定金眼毒猿並生擒之,震驚整個獵團,大多數人都給他一個“深不可測”的評語。
陽光翻越山頭照下來,此時有人在外麵喊“餘道兄有空麼?我師傅請你移駕一敘。”
餘慈睜開眼,唇角微勾,眸光冷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