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得近了,餘慈發現,垂流的雲煙帶著頗重的寒意,或許正是因為許此,冷結的煙氣才會形成這般美景吧。至於黎道士和李佑的解釋是形成這雲煙飛爆,完全是護山大陣的禁效,從此往上,由護山大陣彙集的元氣濃度已經超出正常環境的十倍以上,以高就下,才會形成如此勝景。
其實不用他們說,和餘慈共享視角的“小家夥”已經溯流而上,先一步飛上落雪瀑,在那充溢著生機的虛空中歡快狂舞。
“確是仙境無疑!”
餘慈閉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氣,極至精純的天地元氣像是精心調適好的溫水,從頭頂灌下,滋養全身,一時間他甚至舒服得起來。
黎道士和李佑相視一笑,由前者道“往前走吧,前麵風景才真叫好。”
餘慈依言前行,很快他就知道,這裡已經不是相對單調的素白雲海,而是真真正正的生機盎然之地。這裡滔滔雲氣彙聚成河,在天空中穿行,“兩岸”則以姿態各異的峰巒點綴亮色。細看去,那些山巒竟是虛懸在半空中的,有些中間還以虹橋相接,若運用目力,在九天外的縹緲雲氣中,甚至尋到亭台樓閣的影子。
正因為如此,這片空間一下子就給擴展到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甚至已經模糊了上下左右的概念,“通天河”便在這樣的天地間“流淌”,在遠近高下的對比中,極儘曲折變幻,一時纖細如絲,一時雄闊如海,讓人忍不住就想投身其間,真正去體會其間的玄妙動人之處。
正感歎於此地勝景,忽聽圖家兄弟齊齊驚咦一聲“戰師兄?”
在靠著通天河畔的一處浮空山上,立著的人影不是剛剛先走一步的戰傳義又是誰來?
戰傳義也知道他們跟上來,回頭看了眼,似乎皺起眉頭,但最終沒有再躲開,而是又伸長頸子,往遠方眺望。
“誰在那裡?”
李佑好奇地詢問,暫時沒人能回答。不過緊接著,人們耳畔便有一縷清音潺潺流入。
一開始餘慈不知道聲音的來路,隻覺得好聽,不自覺用了心思,這才發現,這不是雲海空山自成的天籟,而是有人長吟清歌,由遠而近。
“際天雲海無涯,徑從一葉舟中渡。天容海色,浪平風穩,何嘗有颶。鱗甲千山,笙鏞群籟,了無遮護。笑讀君佳闋,追尋往事,須信道、忘來去……”
餘慈循聲遠眺,待辨出曲辭,也終於看到,在通天河上,竟當真浮著一葉扁舟,單人獨槳,似順流而下,舟上人影清歌悅耳悅心,似恣意,偏又彆有一番沉靜韻致。
“那是,那是……”餘慈儘放眼去,雖還是模糊,卻覺得來人身影頗為熟悉,一個名字到嘴邊,就是說不出來。
“是夢師姐!”還是圖家兄弟心意相合,一齊叫出了聲。
“夢師姐?”
那位端方沉靜的女修,也會清歌泛舟,優遊卒歲麼?
餘慈愕然回眸,隻見身邊一乾人等都是莫名其妙。見他目光,黎道士倒是第一個回神,咧嘴笑道“難得聽夢師妹歌辭唱曲,今天也算一飽耳福……話說回來,她今天心情很好呀。”
李佑和圖家兄弟都是嗯嗯連聲,大有同感。
此時,輕舟已越發地近了,餘慈看著舟上那越發清晰的身影,心有所感,往側麵一瞧,果然見那戰傳義肢體語言分明是有些緊張,剛有一個模糊的判斷,輕舟已直下七八裡路,眼看便到近前。
此時,舟上女修站起,遙遙朝這邊笑問道“餘師弟可在?”
眾人齊刷刷扭頭,除了餘慈。
此時他就站在人們視線焦點處,一時啞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