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鏡!
一聲叱喝之後,彌漫天地的熊熊金焰,儘都消歇,而一直維持至今的太玄封禁,也隨之解除。
餘慈用太玄封禁,是因死魔劫數爆發,心內虛空各處,都受魔染,照應不及之故。但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餘慈真靈未顯,魔劫尋不到核心目標。
如今他顯化在法壇上,簡直就是立了一個最好的靶子,根本不用什麼太玄封禁,諸死魔便舍了其他未顯化的天域,如逐臭之蠅,蜂擁而來。此物隨滅隨生,轉眼就是十幾頭轉入,它們可沒有什麼恐懼驚訝的情緒,自然就猛撲而上。
餘慈長籲口氣,他是有準備的,也不管那些魔影,先把心念化開,看承啟天中,焚燒魔影留下的“灰燼”。在心煉法火的作用下,凝成了一個稀奇古怪的東西,現在還遠未成形,但餘慈已經有打算了。
確認一下,就把它繼續擱在那兒,就這個當口,魔影已經要撲上身來。
放在最初的時候,餘慈是要手忙腳亂的,可如今他便覺得自己的心思定下來了,前後的強烈對比,真是有意思,差彆也隻有一個“有無準備”而已。
他甚至還有閒抬頭,看那天外之天——大羅天。
“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
此一詩句,其實便是形容大羅天的,其中巍峨極道之氣象,言之不儘,摹之難出。餘慈就放出了他早早準備好了的一道符,頭頂三尺處,海山雲閣,仙影翩然,聚化清氣,化為雲篆靈符,嗡然叱落。
玉京三光破元消魔符。
該符正是以大羅氣象,運轉日月星三光,斃殺魔頭。在此局麵下,還有什麼能比它更合適的?
撲上來的魔影身上,轉眼都撲上了一層玉白火焰,比之剛剛心煉法火,還要來得淩厲,這些死魔,連煙都沒得化,便給憑空蒸發。
周天星數的符籙,確實非同凡響。可惜,此符雖是威力無窮,攻擊頻率隻算一般,麵對無窮無儘的死魔化生,接連滅掉三波,就有些接續不上。
但這時,法壇之上旗幡招展,法印、令牌、玉圭等物,莫不靈光煥發,與法壇本身渾化如一,形成一圈靈氣煙障,更有驅役乾擾之力,將死魔擋了一擋,而魚龍外相則是爪、牙、巨尾齊施,放出了剛正浩大的氣魄,將逼近的死魔衝開。
有了這一緩衝,玉白火光又是遍灑,轉眼掃清了一批,法壇周圍,就是一空。沒等死魔們再壓過來,餘慈故技重施,伸手一指,天上雲氣撕裂,一具白虎法相撲下,行如風,吼如雷,徑直闖入剛化生出來的死魔群中,凶厲煞氣橫溢,一時間竟也是當者披靡。
玉京三光破元消魔符、玉宸啟靈開天地門法、藏洗日月存煉符、太陰役禁厲鬼術、無生劫星宿破魂神光……
餘慈現在可說是同時運用五道、甚至五道以上的靈符,且有兩種是三十六竅,兩樣是二十四竅,一樣是十二竅,消耗之大,要是他真身在此,除了被抽乾,沒有第二條路。
但在承啟天內,有充溢百畝方圓,且是源源不絕補充的元氣儲備,情況就完全不一樣。餘慈心象分身在此,就像是一具符盤,隻需將符意灌注,就有無儘的靈光彙聚,自然成符。
餘慈初時有點兒亂,後來找準了節奏,漸顯從容。
心魔劫數,往往是你越穩,它越弱,等到你心神安定,無所動搖,心魔自然消除,事態似乎在向這個方向推進,然而事情哪有這麼簡單?
隨著時間流逝和心力的損耗,餘慈的心誌也會疲累的,他也有著極限,麵對無窮無儘的死魔衝擊,想長久保持符意的清晰和高效,絕不容易。
更何況,心魔和死魔劫數不,它牽連天地陰邪之氣的消長變化,內外交煎之下,餘慈對抗的不隻是自己,還有老天爺。
這劫數本不是他這個層次應該碰到的,而應該是那些意圖打破長生關的修士,或者乾脆應是由長生真人及以上的高人消受。毫無疑問,這是餘慈掌握虛空神通的後遺症,他沒有度劫秘法,也沒有斬雷辟劫令那樣的寶物,這也就宣告了,無論他怎麼努力,死魔劫數,都將如影隨形。
無關能力,無關心誌,就是一個層次和法則的問題。
在撲殺了前後幾十上百波死魔衝擊後,這個答案,在餘慈的心裡越來越清晰。
努力是徒勞的、前路是黑暗的、困難險阻會是越來越難以抗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