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曲無劫麵臨的是一個兩難的選擇,當他是無劫劍仙之時,有劍破三千虛空之能,就是斬開通過永淪之地的通路,也不是不可能,可那時候,他尋不到永淪之地的位置。
當他是無量虛空神主之時,他能輕鬆鎖定永淪之地的方向,卻失去了劍破虛空的能力,更受到種種鉗製,永淪之地永遠是可望而不可及。
多麼悲情的一個人,餘慈一直這麼理解他。
可現在他發現,這樣的同情沒有任何必要,曲無劫雖然已經煙消雲散,可他就是那處最典型的睫,永遠都是積極主動,搶占上風,就算隻是一丁點兒的消,也要付諸行動,就算是安排身後事,也是如此。
雲樓樹中的信息就驗證了這一點。
“歸入無量之際,吾約以誓願。無量魔識切入雲樓樹之時,若吾一靈不昧,當牽引永淪之地與之相接,使數劫以來之心血不致白費。然,歸來莊,死物也,靜以待之,莫知其時……故借心內虛空一用,應機觸發,若能千載而成,則幸甚!”
真他娘的是……永淪之地!
餘慈完全給震醒了過來,深埋在地底的幼蟲之軀,恨不能做瞠目結舌狀,以表達震驚之意。
其實他想表達憤怒來著,可看著曲無劫的留言,他發現自己生不出氣來。
曲無劫確實早有設計,也將他納入其中,即在雲樓樹中生就歸來莊之後,與無量虛空神主的魔識正麵相接之時,就是定位之日,借虛空神主之力為己用,引永淪之地與心內虛空對接。在此計劃中,餘慈的心內虛空就是歸來莊對外的接口,有主動尋覓無量魔識之用。
可是他卻又怪不得曲無劫,當初他是先答應了對方,而且看留言,曲無劫已經相當必了。
因為以此條件來看,其實有多個前提,
一是雲樓樹達到一定的成熟程度,十七劍仙的靈光道標確立,起碼要雲樓樹成長成材,就常理而言,七八百年有點兒少,千載以上也尋常;
二是心內虛空達到自辟天地的水準,不如此,就無法與雲樓樹貫通,靈光道標無以彰顯,無法外化,而自辟虛空怎麼說也是劫修水準才能做到的;
這就引出來第三個前提,達到至少長生真人的水準。
最後才是與無量虛空神主的溝通,看著簡單,其實無量虛空神主高高在上,千年萬載難得現身一回,要不是曲無劫看著餘慈有照神銅鑒在手,頗有幾分機緣巧合之可能,恐怕還不會把雲樓樹交到他手裡。
四個前提,隨便哪一個,都是千載之內,難以完成的難題,故而曲無劫才說,“若能千載而成,則幸甚”。
而留言的觸發之機就能體現這一點,他是將其放在了雲樓樹成熟程度達到標準的那一刻顯現,在他的想法中,等餘慈發現這一留言的時候,起碼也是幾百年過去,也有一定的時間做準備。
這是一個早已協商好,直到萬載之後才完成的交易,交易的雙方都遵守約定,主導者曲無劫也算考慮周全,唯一沒有考慮到的是,作為承載者的第三方……太著急了!
誰能想到,當年區區一個還丹初階,竟然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接連催生雲樓樹不說,本身修為亦狂飆突進,到了這種程度?
就像當初在陸沉行宮,已經是接觸到了無量的本源之力,引來兩大魔主交戰,卻也沒有什麼反應。僅相隔幾日,結果就迥然不同,說到底還是因為餘慈借玉神洞靈篆印等,代天殺伐,具備了真人級彆的真意、戰力,方至如此。
正因為如此,這個預設的計劃,提前得太多了,在餘慈的感觀中,不斷“靠近”的永淪之地就像是飄浮的移山雲舟,餘慈這片虛空,充其量隻是一個小水塘,而現在,巨舟把錨砸下來,分明要停泊在這處小水塘裡——餘慈還沒有任何使之偏轉的力量。
下一刻,虛空對撞!
就算有玉神洞靈篆印、就算有玄武真意,在如此的正麵衝擊下,早已經到了極限的承啟天瞬間崩潰,受其影響,雲樓樹生機絕滅也是轉眼間滅殺大半。
但畢竟虛空環境特異,此二者連崩解的機會都沒有,就納入到玄武真意護持之中,“崩潰”的過程硬生生靜止,又受其間溫潤生機滲透,進入到一個難以言說的玄妙狀態中。
餘慈心神亦遭重擊,加速向黑暗中墜落。
再有一章,本卷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