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修煉,將低層次的繁複法則斷開一部分,拋棄一些束縛他們的、相對而言不怎麼重要的,而將暫不可改易的統合梳理起來,從中找到通過更高層次的脈絡,等於撐大了“網眼”,獲得騰挪變化的空間。
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步行差踏錯,就可能迷失在其中,走火入魔。
但是,劫數的到來,給修士了一個機會,一個趁亂而起,一步登天的機會!
在亂離的天劫下,其實要比任何時候,都容易把握到天地間的根本法則。
有個最典型的例子羽清玄!
修行百年,強渡四九重劫而成就大劫法宗師,彆人隻看到她天縱之資,看到太玄魔母施教之能,但從另一個方麵講,如果不是正好碰上四九重劫,便是她天資再強、太玄魔母再能教育,也不可能取得這一成就。
平常狀態下的天地法則體係,是不會給她這個機會的。
餘慈忽然覺得,他似是把握住了什麼。
正想進一步思考,但他“拈弦微笑”的時間,持續的未免太長,寶蘊也看出來,這位明顯是走神了,又感覺陸素華那邊,感應急劇變弱,眼看就要脫鉤,終於忍不住,小小地推他一下
“到底怎麼樣了啊!”
“呃,挺好。”
餘慈也覺得思路走得有點兒偏了,險險就誤了移山雲舟那邊的時機,當下再不耽擱,似在指尖,其實是以心念維係的那一根法則之線,微微顫動,發出隻有他才能聽到的低回之音。
這一刻,他的感應範圍透過法則之線的傳遞,在天地大劫的“沸湯”中,打開了某片區域的視角,那裡正是移山雲舟所在。
閒置袖中已久的照神銅鑒微微發熱,對這其間的氣機運化,明顯有了反應。
餘慈卻把此時事略過,目前,他不用袖中寶鏡也能清晰地看到,長四十裡,寬十裡的偌大雲舟之中,數萬修士,明明還在四處走動、觀望戰局、彼此交談、說話,可幾乎每個人臉上,都有著一些鬆弛和茫然混揉的奇妙表情。
他們並不自覺,可在餘慈看來,卻像是一場大戲,完全由拙劣兒的戲子演出,把原本應表現出來的凝重氛圍,弄成了一場滑稽戲。
造成這一切的,正是那覆蓋全船的香氣幻法神通。
寶蘊湊過來,她通過天地大劫掌握的視角,絕不比餘慈來得遜色“怎麼辦?我看她玩的還是金蟬脫殼的把戲,可這幻法太強,李伯才又根本不願出力……”
對他們來講,最理想的結果當然是那邊打成一團,彼此限製,方便這邊行事,同時還把一些隱秘暴露出來,把事情擴大化,這樣的話,以後的日子也好過多了。
可目前來看,對方明顯不想讓他們如願。
餘慈隻笑不說話,神意是在那根虛無的絲線上挑過,那絲線纖弱,似乎一崩便斷,但顫鳴之間,卻是直切入移山雲舟那方區域,與數萬人交錯的心神、氣機一觸,便化入其中……
其實,用更準確的描述,應該是倒過來的——這根絲線本就是餘慈借用生死法則之力,從數萬人的生機意誌中抽離出來,如今隻是再重新融進去。
就是這一出一進,理論上,移山雲舟內數萬修士,其生死便操之於餘慈之手。
這就是生死法則之妙。
當然,理論是理論,實際問題還是要考慮。
以餘慈目前的修為,到這一步,已經是做到了極限,待“絲線”重與諸修士心神、氣機相融,其分量,是他無論如何都難再撼動的。
對此,餘慈倒是早有了準備。
正要動作,雲海之上,黑蓮的花瓣已經綻放到極限,其中央幽暗處孕育之物,也到了隨時破胎而出的程度,由此吸引了李伯才和綠波的全副心神。
寶蘊卻旁觀者清,恨甩手臂,把周邊劫雲打得火花亂迸
“錯了錯了,那人都要跑掉了!”
餘慈不說話,心神微動,一門本命神通就此發動。
因神通本身就是寄托在生死法則之上,在目前的狀態下,最是順遂不過。
剛剛綻開黑蓮,又證明是幻相的那片廢墟一角,叮啷啷一聲響,一件被棄在亂石之下的烏黑臂釧,在全無外力憑依的情況下,微微一跳,隨即崩解,有暗雲薄霧,從磚木縫隙中流出,很快散於無形。
來,我們繼續!
這一章是補昨天的,也是感謝笑看吳鉤書友的大額捧場。
今天爭取再更三章,重回正軌。
更新時間在晚十點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