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轉丸之思 樊籬之念(上)_問鏡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問鏡 > 第二十二章 轉丸之思 樊籬之念(上)

第二十二章 轉丸之思 樊籬之念(上)(2 / 2)

餘慈終究沒有在迷惑中停駐太久,很快就要離開,他還要去解決一些事情。

本體在假山小亭上站著,神意已經穿入心內虛空,凝成一個虛影,便在他現身的刹那間,心內虛空靈如轉丸,平等天、星辰天、人間界、萬魔池都是在他眼前翻滾化現,由他“挑選”進入何處。

證嚴和尚在哪裡?

一念既生,渾茫虛空便鎖定了位置,餘慈一步跨出,就到了目標所在。

在與環帶湖環境非常相似的湖畔,證嚴結跏趺坐,靜靜觀水。他一道殘魂,擺出如此端正的姿勢,依舊有凝實之意,非是故意作態。顯然,在心內虛空多日,殘魂倒是漸有滋養,而最重要的是,此人心誌端凝,難以撼動,形之於外,方能成此勢。

餘慈倒也不急著和他說話,剛剛跨空而至,讓他略有所悟。

當自辟虛空的神通與心內虛空徹底交融,這片天地也就是實實在在的,也有遠近、高下的空間規則,甚至也概略成形的天地法則體係。

任何生靈進入其中,都要受到法則的壓製。

餘慈是唯一的例外,由於他對心內虛空的徹底掌控,使得所有的法則都以他為中心而存在。且這片虛空,餘慈是“看”它從虛地縹緲的心象集合,接引外氣,投影天地,再化合如一的,習慣了它介於真實和虛無之間的情況,也習慣了以神意穿行其間,以虛對虛,對於法則的限製,就沒那麼在意。

可幾日前剛剛站在真實之域,來了一場大戰,更顯化“萬古雲霄”,讓他對“我”的意誌與天地法則的關係,非常敏感,自然而然就關注著“我”對法則的影響。

所以,他敏銳地察覺到,這種定點切入的方式無關乎他對於心內虛空的“特殊性”,而是一種境界的體現。

也就是說,就算他與心內虛空全無關係,之前那一幕,他照樣可以重現。

隻要他對相應天地法則體係的認知到了那種程度,對天地法則體係的影響也符合要求,更重要的,能夠達到這種“超然物外”的層次,在不特意扭曲法則的前提下,整片虛空,就像是在他手中轉動的鐵丸,可意隨意標注任何一位置,念動人至。

如果將此外化到真界天地中,道理也不會有任何差異。

當然,這是單純神意到此,天然就適合穿行在天地法則中,若再加上肉身,就是另一種情況。

天地如濁海,夫真實者,一曰能出,二曰能入,戲水鬨海,可謂龍耶?

刹那間,餘慈對“真實之域”中,一重更高的層次,有了清晰的認知。

回過神來,見證嚴和尚依舊沉靜跌坐,似乎沒有察覺到身邊多出一個人來。

餘慈這段時日,對情緒很敏感,知道證嚴和尚明顯走的是佛門傳統“本心不動”的路子,心如明鏡,一塵不染,若說瑕疵,恐怕也隻餘那份“力爭自由”的執念了吧。

可若不如此,哪還有性情可言?

相較之下,倒是餘慈自己,情緒生滅雖是複雜百倍,然而有情緒神通鎮壓,有黑森林法門管控一切念頭生滅,隱然便有“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意味兒。

看似情緒豐富,其實……既然弄情,便是無情。

又一聲無聲的慨歎,餘慈打斷了證嚴的靜坐狀態“和尚今後如何打算?”

“便為此殘魂尋一具寄托之身,重新修煉,若能可能,願往西極而行,尋一超脫之途。”

證嚴依舊維持著端坐的姿勢,連頭也沒回,答案清晰而簡單。

餘慈卻知裡麵的難處“寄魂奪舍,終不是長久之計啊。”

遭天劫毀滅肉身,固然是證嚴有意為之,以脫去大黑天佛母菩薩的鉗製,可結果未明,傷害卻是實實在在的,且是深植於神魂核心,再難祛除。

故而寄魂奪舍,最後還能彌補過來,成就佛果道業的,幾至於無。

他對證嚴和尚知根知底,說話自然坦白。

證嚴並不意外,隻道“小僧還有一次機會。”

餘慈微怔,這可不是他預料中的答案。

機會?

證嚴緩緩站起,轉過身來“小僧正要與道兄說起。這些年來,小僧搜檢血僧意識殘餘,頗有所得,是關於菩薩之事……”

所謂菩薩,在這兒自然是特指,是說大黑天佛母菩薩。餘慈當即提起注意,知道證嚴接下來所講的,必是與他有著極大的關礙。

“記得小僧當年,曾與道兄講起,菩薩之威能,有如無垠星空,周覆萬方。可如今再看,其實與小僧一樣,都急於從樊籬中跳出。這片天地麵貌,就是籠子、是鎖鏈,係在身上一日,便永難有成功之時。”


最新小说: 公子如玉世無雙 邊軍第一雜役 都市絕品醫聖! 末日獨行者 重生項羽從搶老婆呂雉開始 光之國傳奇之開局獲得滿級迪迦 仙道殊途之蒼穹無限 廢物太子跪求我稱帝 心聲泄露,滿朝文武吃不完的瓜 煉丹混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