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鏡!
餘慈隻覺得身上驟然一沉,刹那間,他幾乎以為自己要從真實之域摔下去。
可他沒有,因為與之同時,腳下濁海就像是被太玄冰解凍結,堅硬如厚冰,承載著他、排斥著他,不讓他重入真界天地法則體係之中。
之前那牽累他、拖他後腿的“吸力”,就像是一場幻覺。
進入真實之域這麼久,餘慈還是頭一回生出這種實實在在的感覺。便是傻子也知道,他在這一方奇妙領域的造詣,再有精進。
他做什麼了嗎?
此時此刻,他正心存符籙,星辰天上相關星辰自發貫氣通竅,拚合結構,成就真意,運化生死玄機。
無庸諱言,這是北鬥劾魂注死術,是諸天飛星之術中,最玄奇深奧的符籙之一,雖隻有三十六竅,四處分形,卻是經過上清宗十餘劫來各代修士成百上千次疊竅合形,精粹製煉的集大成之作。
三十六竅上應周天,四大分形下應四時,正如天地之混同,萬物之生滅,生死玄機蘊含其中,感通生死存滅法則,正是餘慈道基之內,極其重要的一塊拚圖。
但這不是他修為精進的理由。
因為在發動北鬥劾魂注死術的同時,太淵驚魂炮也在發動,太玄真意中,另一項法門,也是讓天下修士聞之色變的殺伐封禁之術,也已啟動。
太玄截星鎖!
與北鬥劾魂注死術雖然運化之理不同,但這一法門,卻同樣是招引北鬥七星之力,封絕生機。
三樣法門同時發動,餘慈並非有意而為,更不是生搬硬湊,而是在操持運化太淵、太玄兩類情緒之時,自然而然地就從那共鳴之中,引發出來。
且是法度謹嚴,玄理互通,妙若天成。
心內虛空,萬魔池中,血海之上,太玄封禁的力量在減退,因為已經沒有必要了。
太淵驚魂炮每擊發一次,血海中的猙獰魔物便有大片化灰,其所蘊負麵魔念,儘化為純粹凶橫的殺伐之力,貫入星辰天。通過這一渠道的宣泄,想要造反的萬魔池,一直積蓄不起足夠的力量,漸被照神銅鑒鎮壓。
至於轟上星辰天的殺伐之力,自有北鬥劾魂注死術接引,混化入諸天星力之中。
其實,太淵驚魂炮的殺伐之力還在其次,對餘慈來說,最有價值的,是之前分彆來自於羅刹鬼王和海人異族虛實兩類的轉換,使這份殺伐之力中,存有一絲離幻天法則運化的痕跡。
相較於目前真實之域的鎖定,這點兒“痕跡”開辟出了另一種層次的線索,使餘慈的感應更加立體、完整。
無論是在真實之域,還是在真界天地中,乃至於在二者的對應關係上,餘慈心中都有了譜。
這一刻,他站在真實之域上,“俯瞰”真界濁海,發現濁海非海,而是一顆由混濁膏質捏成的彈丸,雖然這彈丸恁大了些,可隻要抓住“技巧”,稍微給它加一個力,彈丸就可以“轉動”起來。
其上萬物,都可以由此尋找、捕捉、鎖定。
話又說回來,如此“轉”法,是真界動,還是他動?
真是個有趣的問題。
餘慈閉上眼睛,心內虛空中,星辰天群星璀璨,鬥柄移轉;心內虛空之外,天時應機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