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鏡!
極祖的感覺有些不太對。
楊朱運化的劍意藏得太深,等於是三層掩護。類似於無量虛空神主的“天魔虛空”是一層,本身的儒玄道基是一層,奇妙的劍技本身又是一層。這種情況下,一旦發動,他這邊很容易判斷失誤。
麵對一個高層次的劍修,如果不知其劍意根底,不知道是從哪個法則脈絡上切過來,必然就要冒上全麵喪失主動的風險。
到極祖這個境界,絕對不會有什麼自重身份的想法,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作為他的“支點”,“謝康令”微笑著對楊朱點點頭,一步跨出,身形不見。
這不是虛空挪移神通,而是融入了凍寂魔國。
域外星空中,並不見特彆明顯的變化,但在法則結構層麵,相關法則,除根本法則外,都大幅扭曲。常理而言,扭曲到這種程度,除了自辟天地神通以外,天地法則意誌必有反動,意圖回歸正軌,來回震蕩。
可是凍寂魔國所在,一切反向的力量都暫時凍結,維持在特殊的狀態下。
上下四方已經錯謬,冷熱變化也全數混亂,由此衍生出來的種種不可思議之事,都在天魔身中呈現。
這些隻是附帶而已。
此時的楊朱算是劍修,但也隻是“算是”。麵對一個高明的劍修,法則的錯亂沒什麼意義,一劍斬落便是,可楊朱不能這樣,他的道基不是劍胎,隻一線靈昧便能徹底衍化,他還需要與其他法則相勾連。
極祖其實是在計算,通過正常狀態下法則的運轉,和當前錯謬的狀態比對,尋找楊朱隱藏極深的根本和依仗。
凍寂魔國中,已經沒有了“謝康令”的身影,隻有無數魔頭,扭曲著身影,此去彼來,看似斷續,其實魔念如洪流,時刻都在乾擾、壓迫,錯亂的法則體係,更像是極祖專門為楊朱準備的“迷宮”,
隻要從裡麵經過,必然會留下清晰的痕跡。
隻是,這一招看起來不太靈光。
楊朱的狀態真的很難判斷。
說他遭了魔染吧,如今靈明尚存;說他道基不固吧,依舊修為強絕;就算是明擺著的劍意,也有一些含糊不清的地方,說到底,還是楊朱目前的狀態太過詭異,身上似是而非的地方太多。
極祖隻得出一個初步的結論楊朱似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尋找到了一個相對平衡的中間地帶。
這個平衡體現在徹底魔染和自我靈明之間,也體現在劍意根本與原有道基之間,還體現在超拔提升與根基穩固之間。
這也正是極祖最為看重的價值所在。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極祖不會用自己的境界優勢強行壓迫,沒有比激戰時,更利於把握對手的奧妙了,他要一點點地將楊朱的秘密榨出來。
也就在此時,楊朱陡然間定下身形。界域運化,像是饕餮的巨嘴,不顧一切地吞吃天魔,極祖任他去做,凍寂魔國已經臨時將天魔化生的法度改易,吞下去容易,消化卻難!
而且,也是通過這種方式,極祖可以通過那些變異的天魔,漸漸明晰其內部的運化機理。
從結果看,改易天魔化生之理,效果一般。因為楊朱不是針對天魔本身,而是針對天魔滋生的複雜情緒,這些情緒,非是天魔自生,而是他化而來,本無根基,抽取最是容易,帶起的雜氣、戾氣,則可充做燃料。
極祖記憶中倒是有相關的消息,稍一轉動便悟出來
聚雜氣而精煉,拔七情而淬鋒,好像是太淵驚魂炮,海人異族法器製煉的最高成就之一!
大半年前,後聖與羅刹鬼王交戰,此物便占了部分因素。那一戰後,四明宗和百煉門購買此物之事,也鬨得沸沸揚揚。
極祖當然得到了相關的信息。
這是個比較意外的答案,了解之後,卻更為疑惑。
最根本的,太淵驚魂炮是法器,不是法門。
極祖也知道,滅了海人異族之後,羅刹鬼王便將這種驚人的戰爭法器,安到自家“離幻天”之上,再有血獄鬼府為“燃料庫”,隻要縮在血獄鬼府一心固守,萬炮齊發之下,十來個地仙殺上門去,都要付出慘重代價。
如此威力驚人之物,難道羅刹鬼王不想著好好利用,推衍法門?
可這裡麵涉及到“靈昧之法”的高端應用,其本來麵目,就是劍仙昊典仗以橫掃天下的誅神刺劍意,不是劍修或精於劍道,逆推出來,也遠遠比不過原版的殺伐威能。
唔,剛剛那劍意,還真是誅神刺!
而那種似是而非的感覺,莫非就是來自於兩種不同模式之間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