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鏡!
與西方佛國聯係,將六道輪回真意“送返”,正是大黑天佛母菩薩為自己找到的後路。
雖然她借六道輪回真意成就“生死輪回”的法則控製,但道基並不在此,完全可以舍棄,若真能作為交換,並借佛國嚴密精妙的體係,成就“大轉世”,洗脫一切因果,獲得肉胎,形神交融,對修行而言,反而是賺到了。
之前作為備選方案,一是羅刹鬼王提出的“人神共主”的設想更讓人動心;二來就是西方佛國那邊,也不值得她冒險托附信任。
畢竟佛國自成體係,坐擁西方廣大世界,就算是五劫之前元氣大傷,兩邊的實力也嚴重不平衡,若被坑了,真沒地方說理去。
如今形勢所迫,不得不為,大黑天佛母菩薩自然要儘力求一個萬全之策。
之前複雜的“轉世”計劃,就是為了祛除一切不穩定因素。
十方慈光佛魔靈與她相處三劫時光,彼此參照互鑒,形同一體,是絕對可以信任的對象,而因為其出身,對西方佛國的戒慎,比她還要多出許多,正是最好的護法人選。
當然,最讓大黑天佛母菩薩心動的,還是西方佛國仿佛巫門“絕地天通”式的決絕構想。
一個隨時可能掩殺過來的西方佛國,和一個高高在上的極樂世界,她毫無疑問要選擇後者!
正因為如此,在羅刹鬼王與西方佛國“勾勾搭搭”的時候,她也與那邊半真半假地達成了協議,以為“後路”之用。
當時也隻是“預防萬一”,哪想到如今已淪落到要這“後路”來保命的地步。
為了達成協議,大黑天佛母菩薩也是底牌儘出。
就像目前所在的碧落天闕,自無量虛空神主遭人奪舍以後,就一直是大黑天佛母菩薩的私有物,如今為了轉世,她也“貢獻”出來,做了什麼“靈山下院”。
其實就是利用無量虛空神主積攢的北荒億萬生靈信力,使“六道輪回真意”深植其間——要知道當年十方慈光佛利用緣覺法界打造,也是目前世上僅存的“餓鬼”、“地獄”兩個“六道輪回”本體,可都在北荒,論根基之深厚,東方修行界再無可比擬者。
這也是除了“六道輪回真意”之外,大黑天佛母菩薩最大的資本。
若非如此,她還得不到那個“承諾”。
法慧神情從容,與大黑天佛母菩薩和十方魔靈分說
“一應約定,均以咒誓為本。貧僧代表佛國六位古佛,與二位結誓。當助二位轉世功成,宿慧覺醒,神通複現,若不爾者,各位古佛,當永墜三塗,遍嘗五苦,不得出離;亦當六道破碎,法界永淪,難再成就。至於兩位……”
法慧說話之時,身上靈光層層加持,真實之域波蕩,當真有六道恢宏光明之意念駕臨,隨法慧言語,結成印契,投射出來。
大黑天佛母菩薩與十方魔靈對視一眼,前者身上六道靈光抖落,在身後盤結如輪,將“印契”接納,刹那間,“六道輪回真意”之中,便衍化出種種靈異,各道之中,有情眾生依序化生,無始無終,神妙非凡。
僅從這一點看,結成“印契”的,確實是佛陀級彆的大能無疑。
每一尊佛陀,都將一個“印契”,打入相應的六道之中,與之氣機相通、真意融合。也隻有這樣,才能隔著千山萬水,以後甚至是兩界之隔,發動“六道輪回”的無上神通。
當然,如果違逆誓願,這六位佛陀就要被斬去根基,打入六道輪回之中,永世沉淪,不得起複。
到這種時候,大黑天佛母菩薩與十方魔靈也不遲疑,同聲道“依循前言,必當歸還六道,傳法真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不是一個特彆對等的咒誓,不但體現在立誓者的數量上,也體現在兩邊的代價上。但就“約束力”而言,已經足夠了。
既然承載了咒誓印契,此時的“六道輪回真意”,就已經不再是大黑天佛母菩薩一人之物,想再收納入體,已不可能,便在她腦後緩緩轉動,顯化出種種神通異相。
按照議定的流程,此時就可以將其交到法慧手上。
不過也不用急,此時的天地法則體係動蕩未休,鼎革尚未完成,太早輪回轉世,說不定就要在劫數之下灰灰去了。
按照大黑天佛母菩薩的想法,她必須要躲過這個風頭,為此等上一年半截、甚至十年八載也沒什麼。
西方佛國應該也不著急,雖然做出的咒誓代價非常之大,可那幾位佛陀,也是借此在東方修行界投射了印記,隻要大黑天佛母菩薩同意,隨時可以發動神通,自然是要尋找一個最合適的時機。
誓願完成,三人之間的氛圍也變得和緩許多,
甚至有閒情討論交流一些各自的情報。
十方慈光佛魔靈就對法慧的弟子很感興趣“我觀勝慧,年紀輕輕,就將‘無作戒體’修煉到‘恒常相續’的上善之境,靈覺神妙至不可思議,如今又周遊天下,所為之事,似乎與我那前身有關?”
法慧微笑道“十方師叔所覺不差,勝慧初到東方來,業感緣起,對師叔前身所持的‘緣覺法界’生出感應,不忍前人心血,就此化為塵埃,故而發下宏願,不管‘緣覺法界’變成何種麵目,都要將其收攏在一處。為此已經花費十多年光陰,隻是所獲了了……”
“我那前身,取‘緣覺法界’的一部分,化為地獄、餓鬼兩道,如今都在大梵妖王手中,還有那億萬沙塵,遍布此界,要想如願,煞是艱難啊……不過是我的錯覺嗎?你我之咒誓,似乎與什麼願力相牽,剛剛佛國禪唱,也有此感。”
“法慧亦有所感,卻不甚清楚。之前在此東方修行界,亦有高僧大德發下宏願,嵌入天人體係之中麼?”
十方魔靈“哼”了一聲,沒有回應。
法慧卻是“極沒眼色”,又道“十方師叔前身,圓寂之前,或有所願?”
“你是不是知道些什麼?”
“若師叔都不知曉,弟子又如何猜估?隻不過……”
法慧沉吟了下,方道“來此之前,貧僧接到佛國消息,道是你我雙方會麵之際,在天裂穀以西的一處邊陲小國,有一位僧侶,疑是佛門外道弟子,投胎轉世。這也還罷了,讓人奇怪的是,那僧侶轉生留下的遺骸,竟是是一件用玄門符法構建的傀儡,專用來承載魂魄。
“正是這具符法傀儡,內蘊信息,正是有關六道輪回之事,被移入國中寺院後,化光衝霄,明白昭示,以至於佛國震動……此事或許正與師叔前身許下的宏願相關。”
這下不隻是十方魔靈,就是大黑天佛母菩薩也來了興趣
“還願?”
“靈山之上,亦作如此想。”
此時,十方魔靈再不能等閒視之,若真是與他的“前身”有關,誰知道到後頭,會不會砍到他頭上?
他也沉吟“若真如此,要看當年黃泉秘府……玄門法度,還與我那前身有過接觸,最大的可能,莫不是淵虛天君?當年,黃泉夫人心思百變,也有可能,但觀這手段簡單粗陋,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些。”
“師叔是否可以進一步猜測,您的前身,所想所為?”
“嗬,這種事情,不外乎與六道輪回、緣覺法界相關……讓你那弟子小心些吧,不要給彆人做了嫁衣。”
說話間,十方魔靈與大黑天佛母菩薩又交換個眼色,其實若淵虛天君真的有“承願還願”這一出,又因此得了好處,就目前而言,其實是有益無害。
能夠給羅刹鬼王添堵,自然是最好不過。
可若換了黃泉夫人,就拿捏不定了。能夠和這人撇開乾係,才是最好不過……
兩人心意相通,可陡然間齊齊心悸,生出莫名的感應。
“那邊……”
他們甚至顧不得法慧,同時移步,往某處宮殿行去。
法慧看二人神態,微微搖頭,也是跟了上去。
大黑天佛母菩薩前去之處,也是在碧落天闕建築群的中軸線上,位於正殿之後,匾額上書“含光”二字,以這兩字為中心,無數有形無形的氣機紋路鐫刻在殿內殿外,形成了密不透風的封禁陣勢。
這陣勢當然不會攔阻大黑天佛母菩薩,她當先步入殿內。
這裡空蕩蕩的,仿佛是整個地搬空了,隻在殿內最中央,擺放了一個床榻,榻上正平躺一人,無聲無息。
到了近前,可以看到,榻上之人是位女修,身披紫袍,容顏姣好,因微抿唇線,在頰側形成淺淺的紋路,即使瞑目沉睡,亦給人以成熟雍容之感。
她青碧顏色的發幕鋪開,幾乎占了半個床榻,其間正有絲絲寒氣騰起,早在身外結了一層透明薄冰,看似一觸即碎,其實就是地仙大能過來,擊之下,能否破開,還在兩可之間。
正是這層薄冰,將這位女修與外界隔絕。
不過,此時這層薄冰之上,還種了一株“蓮花”。花有碗口大小,而本應是塊狀的根莖,此時不過是剛有棗核大小,隻小半沉入冰層之中,就已經探底,顯得“頭大身小”,倒是其上細須顯得頗為發達,在薄冰層中密密織起、延伸。
殿外,法慧卻是進不去了,隻能在殿門口遠觀,也是驚歎道
“這就是太玄魔母嗎?”
無論是大黑天佛母菩薩,還是十方魔靈,現在都沒功夫搭理他。
大黑天佛母菩薩仔細觀察,隨她意念投注,花瓣之中,當生蓮蓬之處,卻是承托起一顆冰珠,滴溜溜打轉。
若按照原本的計劃,它也是“七祭五柱”的接口,獻祭之時便由此珠入手,一方麵是掌握動靜之法,另一方麵也是作為穩定、控製法則體係的應急手段。
這顆冰珠無疑是一件異寶,危急時候發動,足以凍結真界天地法則體係在一定時間內的動蕩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