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鏡!
“妖府靈旗效果不如前幾次顯著,無岸應該也是膩了。”
“是嗎?那也沒有辦法。辛苦賢侄了。”
方回對俞南很和氣。
作為穀梁老祖的大弟子,正在西南遊曆的俞南,適逢其會,加入抵禦濁海王獸的隊伍,也不是全然的巧合,
上一次,無岸與真界發生“關係”,正是通過穀梁老祖之手。
當時,正值穀梁老祖出手攔下橫貫北地三湖的玄黃殺劍,以“妖府靈旗”為介質,召喚出無岸的分身,借此壓迫玄黃殺劍的血殺之氣。
雖是最終沒有達到預定目標,但在此期間,還是采集了無岸的“妖魔種子”。
也因此和無岸之間,頗有一些玄妙的感應,能夠穿透真界與血獄鬼府的虛空屏障,感應其動向。
某種意義上講,穀梁老祖才是此界最早察知無岸目標的修士。
隻不過,當時血獄鬼府和真界,完全不在一個虛空層麵上,很難彼此映照,無岸在血獄鬼府中的動向,穀梁老祖也難以理解其意義。
直至最後階段,無岸挾“穢靈濁海”,進入不論在真界,還是血獄鬼府都是大名鼎鼎的“渾蒙太古”破界撞擊區域,
穀梁老祖才驚覺其目標,派正在附近遊曆的大弟子俞南,過來勘驗,也給附近宗門提個醒兒。
對此,離塵宗自然是繞不過去的。
方回和穀梁老祖同為此界久享盛名的大劫法宗師,彼此也是有一定交往。
前者得了信息,又通過特殊渠道做了交流,得以及早準備——說是及早,其實隻比無岸發難之時,提前了一日不到的時間。
對遷移民眾之事,幾乎沒有意義。
可有這大半日時間,足夠離塵宗精英在無岸發動之際,趕到天裂穀前,布下第一道防線,並與八景宮、洗玉盟互通聲氣,這就是有備和無備的差彆。
而且,穀梁老祖一脈也確實是出了大力,俞南在長生真人中,強橫犀利是出了名的,是很合用的戰力,尤其身具“大還心鏡”神通,。
穀梁老祖雖遠在北地,卻是花費巨大代價,將“妖府靈旗”投影至此,有這件曾召引無岸分身的法器,雖不能說控製,卻也是帶著無岸,在天裂穀中,兜了幾十個圈子,再次爭取了寶貴時間。
很多人都看出來,穀梁老祖一脈,投入得有些“過分”,不是幫忙,倒有點兒補償,乃至於贖罪的意思。
如方回、解良等人,都聯想到早年的某個傳聞,大約明白,也不準備深究。
現在的離塵宗,沒有資格計較這些。
這兩日,他們領著無岸在天裂穀上下兜了幾圈兒,除了那個麻煩的大家夥以外,對穢靈濁海裡的情況,也大致摸排清楚。
那片汙穢之海中,共有妖王級彆的屍身二十餘具,都是無數劫來,無岸獵食的成果。
裡麵有一部分,早已在漫長的時光中被抽乾了一切養份,隻餘下一具殘屍。
但還有一部分,還保持著一定的修為和行動能力,以及強大的戰鬥本能,受無岸的混沌之性影響,隨穢靈濁海,四下覓食,相當於無岸的手下。
當然,還有剛剛被穢靈濁海吞沒的天裂穀的諸多猛禽、異獸、妖魔之屬,也是不能忽略的力量。
它們生前很多都有還丹級彆的實力,還有小部分,能達到步虛水平,在穢靈濁海中當了滔屍,被無岸吞噬元氣,修為境界或許會下降,威脅性卻在提升。
不說彆的,這些“浮屍”偶爾會離開穢靈濁海,外出覓食,帶回給無岸享用。
它們帶起的濁流,汙穢至極,所過之處,寸草不生,沒個幾十上百年,都恢複不過來。
經了天裂穀這場劇變,離塵宗一處穩定的藥材產地,等於是毀掉了。
損失之大,不可估量。
此時,方回卻顧不得檢視損失,從俞南處得來了最新消息,他還要再與另一方討論
“無岸跨界而來,受法界體係所限,消耗很大,這些浮屍,其實就是它的養份,最要緊的是擋住前幾個波峰,等到銳氣喪儘,便是我們不殺,無岸也會把他們的精氣吞噬乾淨,以供本身所需,如此會省去很多心力。”
“方道友的安排甚是合理,我在周圍走了一圈兒,山川地勢最是相宜,僅有幾處,我做了微調……”
說話間,有人仿佛從地下冒出來一般,出現在三人旁邊,解良和俞南都是躬身行禮,以表敬意。
“喬天尊。”
說話這人道裝打扮,然而身材粗壯,相貌憨厚,像一個農夫,更甚於一個道人。
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實是八景宮剛從域外回返的地仙大能,成名在七劫之前,資曆、修為都是第一等的。
八景宮的戰略上,雖然是全麵收縮,卻不可能做得太過分。還是將喬天尊這位地仙大能留在天裂穀前。
喬天尊為人沉穩持重,也極是務實,不多說那些虛話,隨手虛畫出圖形,正是周圍山川地勢。
幾人所立的第二道防線,卡在地勢由高轉低、收束轉窄之處,這不全是天然,還有施展移山添海、滄海桑田的大神通,強行移轉的,裡麵喬天尊出力不少。
從地勢看,穢靈濁海途經此地,必然被收束方向,拐向西北,與數百裡外,另一條漫溢出來的“河道”相彙。
麵對當前局麵,如何擊退無岸還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導引控製,給各處邊城的平民轉移留出時間。也讓離塵宗山門的布置,更為完善。
如果喬天尊、方回這樣的強者大能過早出手,雖然很可能擊敗腦子不是太清楚的無岸,卻絕沒有可能將這個將無數劫來都死不掉的“禍害”滅殺。
彆看穢靈濁海闊達萬裡,被無岸攜著飛天遁地,也不是頭一回了。
這種情況真要發生在真界,所過之處,死傷何止億萬?
也會給已經亂成一鍋粥的真界法則體係,再帶來沉重一擊。
所以,不到萬不得己,喬天尊也好、方回也罷,都不會輕易出手。
隻是由低輩弟子出力,用各種方法,引著它溜彎兒。
當然,誰都知道,就算無岸再怎麼犯混,隻要入界,早晚都有一戰,如今不過是儘量推遲罷了。
在解良眼中,倒是見出,八景宮的態度已經比較消極,或許是認為真界變化的大勢,無力回天,乾脆就是儘人事、聽天命。
如若不然,堂堂玄門領袖,和他們這個邊陲門派一樣思路、一樣盤算,又算怎麼回事兒?
“人力不足啊。”
方回低歎一聲,現在的問題是,絕不能讓穢靈濁海繼續吞噬下去,不但給無岸源源不絕的養份,也使它有機會進一步適應當前混亂的天地法則體係。
可是,離塵宗人丁不旺,在真界也是出了名的。
能夠參與其中的精英弟子就那麼些,有的還要兩邊跑,支撐得都很辛苦。
偏偏現在天地元氣暴亂,那些不過步虛、還丹境界的年輕弟子,至少一半的精力,都要放在如何控製紛亂的氣機上。
離塵宗這樣的名門大派,比北荒那些蠹修強,強就強在根基上,不至於一運氣機,就要走火入魔。
可戰鬥激烈之時,損耗加劇,就顧不得了。
剛剛在貼近穀口的第一道防線,就有幾位四代弟子,突然出了症狀,有一位還殞身在穢靈濁海之中。
如今戰線後移,這個問題不解決,恐怕還是要一路敗退,且憑添傷亡。
“喬天尊以為如何?”
“或可用加持之法。”
喬天尊也是實戰經驗豐富之人,很快就想出了主意
“方道友的燃髓血河,世上獨步;我也修了一門連天鐵障之術,隔辟外邪。如此可謂攻防相宜,隻是還需折中,以調整適應,避免你我氣機衝突,反害了人。”
“唔,若不然,就是各自加持一批,讓他們配合……”
說話間,方回看向解良,似在征求他的意見。
喬天尊在一旁看了,頗為詫異。
這個解良,在外界不顯山不露水,聲名不彰。
這兩日到離塵宗來,才知道此人根基、心性都是上上之選,原本隻是按部就班,登入長生境界,天地大劫複起之後,卻是勇猛精進,連續衝關破劫,渡過了“大三災”,成就劫法宗師。
要說他提升境界不過一兩年時間,卻沒有看到任何氣機不穩定的征兆,北地三湖,以“大還心鏡”而得享盛名的俞南,相比之下,倒是遜色了一籌。
而如今再看,其在離塵宗的地位,恐怕比想象中的還要高出一些。
絕不隻是因為他是宗門內第四位劫法宗師。
解良沉吟片刻,簡單地回應
“弟子可以嘗試中和。”
看喬天尊不解,方回進一步解釋道
“解良精擅符法,在加持上也有心得。前方的弟子,他也都熟悉,或可一試。”
說得是很謙虛,可喬天尊何等樣人,便知方回頗有幾分自信。
他心思持重,便微笑道“如此就先找幾個人試試,便選用那些根基厚實,尚有餘力的……”
解良微微點頭,是一貫的木訥寡言。
他彆無動作,隻往遠處凝望,等了半晌,便在喬天尊和俞南都感覺奇怪的時候,驀地伸手,隔空一抓,便攫來數團光芒——其實是在指縫間憑空化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