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鏡!
不管是把握不住局麵走向的喬天尊,還是已經有決死之心的方回,在月光的照耀下,都有些發怔。
方回的反應倒是更快一些,剛剛斬破風暴的劍氣,分明就是刑天所為,那這一輪月色背後的人物,便也呼之欲出。
然而,此月輪嵌在虛空何處?
真界的月亮,應該是再沒有升起的機會。
細看去,這輪明月,視覺上也比原來的月亮小了一圈兒。
可問題是,從常理來看,再小的月亮,能夠嵌入真界天空,又為四方生靈所見,其體積也小不到哪裡去。
而且,真界大日已經墜落,域外法則體係同樣崩潰,沒有日月之間的玄妙聯係,尋常天體,又如何發出光來?
方回稍稍冷靜,和喬天尊對視一眼,後者遷移心神,冒險進入真實之域,避開參羅利那的壓迫,略加感應,一時也是愕然。
這輪明月,分明在億萬裡之外,照於此間。
而其體積,雖然把握不太準,可相對於廣袤的真界,幾至於無!
這般情況下,月映中天,一界可見,這是……
“這是‘天星秘咒’的表現吧。”
所謂“天星秘咒”說穿了也沒什麼,是對法則體係的應用到了一定程度,使一個相對小型的實體,利用法則映現在真界四方的特殊法門。
最早是巫神用來加持在日月五星之上,如若不然,日月遍照一界,可要麻煩得多。
而各大門閥、各大宗派,其實都有類似的手段,否則,叩心鐘、佛國禪唱、天魔心鼓這門閥的標誌,又怎麼屢屢昭示天下?總不能哪一次都要映現出幾萬、幾十萬裡直徑的投影吧?
不過,喬天尊還是能夠感覺到,此類“天星秘術”,和自家宗門的不太一樣,若非視覺上明顯小了一圈,幾乎真把它當成原來的月亮。
也就證明了,與原體係的銜接,做得非常到位。
方回觀察的角度就和喬天尊不同,他不麼天星秘術、天辰秘術,隻關心離塵弟子的安危存亡。
也虧得刑天斬出來的風暴裂隙,角度很好,讓他感應順勢延伸出去。
可與他同時,甚至還要更早一步的,是參羅利那。
方回本能地想要攔截,可才與那恢宏無邊的神意浪潮接觸,便是心神震蕩,幾乎迷失其中,燃髓血河的“火焰”幾乎都給拍滅掉。
對參羅利那來講,方回的所謂“攔阻”,毫無意義。
它的心神集聚在天空“明月”之上,其感覺則是另一回事兒。
為了阻截破壞淵虛天君的上清加持體係,它的心神分化在真界各處,包括那一輪明月升起的天域。
自然也就明白,此輪“明月”,確確實實是從億萬裡外、羽清玄等人截殺羅刹鬼王分身之處騰起,僅以目見,其大小不過尺餘,然而懸照天下。
喬天尊理解為“天星秘術”,有些近似,但本質上卻不是這麼回事兒。
至於究竟是怎麼樣的,此時的參羅利那也弄不明白,但已感覺到極玄妙的內在,以及仿佛潮汐般擴開的張力。
雖說立於修行的巔峰,理論上真界內外全無敵手,但它可不會故意讓淵虛天君完全展現其手段威能——那不是什麼高手風範,而是自以為是的愚蠢行徑。
交戰之時,自然無所不用其極!
能有“擊其中流”的機會,又怎能錯過?
魔焰風暴未至,其所經過的半邊天空,仿佛已經傾壓下來。
那是參羅利那神意攻伐,帶動魔焰,以及更深層的外道體係之故。
真界裂隙這片區域,已然成就魔國。
魔國所立之處,和離塵宗弟子所在的距離,大約在萬裡左右,對參羅利那來說,等於是近在咫尺。
不管那懸空明月再怎麼玄妙,都改變不了“億萬裡外加持”的事實,如今它專攻一點,鐵了心的要掃滅這些不聽他“規勸”的小蟲子,你淵虛天君又能怎樣?
肆無忌憚地放射出它的惡意,神意殺伐就此抵至,
傾頹的天空下,大部分離塵弟子都是麵色嚴峻看著遠方的風暴,渾不知更致命的威脅已經臨頭——參羅利那的神意運化層次,遠遠超出了他們所能感應的極限,也就是領頭的兩三位長生中人,才霍然驚覺,可為時已晚!
隻打滅他們的靈智,不損其肉身,使之變成承載上清加持的癡呆蠢貨,再傳示天下……
這個法子應該不錯。
虛空中已經亮起了血光,那是參羅利那有“屠靈”之稱的複眼,隨神意攻伐,映射此間。
除了那幾個修為還算不錯的長生中人,其餘修士,根本不用特意發力,隻要與其複眼對視,自然靈性泯滅,再起不能!
有些出乎意料的,當頭的那個木訥男子,猛然抬頭,頭頂懸起雷珠,竟是在千鈞一發之際,撐開了“自辟天地”級彆的無上神通,試圖用已相對完整的內部體係,過濾神意的攻伐衝擊。
如果此人再提升一個境界,或許真能徹底擋下,可在此刻,麵對當前的神意衝擊強度,以及“屠靈魔眼”的殺伐神通,又能堅持多久?
參羅利那意念觸及“實物”,隨即爆發!
可就在這一刻,“實”的感覺就像是泡沫般消去,代之而起的,是無形之海浪掀起、飛卷,將這可以明見之虛實,淹沒在層湧的法度玄妙中。
真像是來到了一片茫茫大海之前。
離塵弟子近在咫尺,然而參羅利那神意所及,觸碰到的是另一層麵。
深淵底部的參羅利那,微微眯起了眼睛,“屠靈魔眼”的神通,也在那一刻失去了目標獵物。
他的神意攻伐,就算帶著點兒試探意圖,也是輕鬆超過兩千萬重,方回半途截擊,都被掃得險些心神迷喪,就是解良張開自辟天地,它也有短時間內打穿的能耐。
可是,便在這荒山野外,忽有法度如海,奔湧中不失謹嚴,層層布防牽引。
以至於參羅利那都有些恍惚,仿佛是被帶入一個遙遠而模糊的世界,越過茫茫海麵,抵達某處仙宮道境之中。
幾千萬重的神意衝擊,莫名就是消融殆儘。
心神微動,參羅利那將僅有的部分神意回收,“輕嗅”其上特殊的“氣味”
“萬古雲霄?”
淵虛天君已經能夠將這玄門無上神通,投放到真界各處?
想想也不可能,就是葛祖複生,恐怕也做不到這一點!
可是,那種“牽引”,卻是實現了幾乎同等的效果。
參羅利那忽然間明白了什麼,它多個視角齊齊作用,離塵宗處、羽清玄處、洗玉湖底處……結果出奇地協調一致!
這是不可思議現象,所有的地域,不同的環境,混亂的法則布局,可在它此刻的感應中,毫無疑問就是一個奇妙、完美的整體。
此時此刻,餘慈的心念通過加持體係,觸及到真界的各個角落,不知通過什麼方式,又將各處的元素彙聚在一起,如江海之廣闊,又如要塞之森嚴,而於其上,有明月升焉。
參羅利那突然明白,此時懸照一界的明月,其實不過是一個幻影。
更準確地講,是一層膜,是一個剛剛搭起的架子,此時則是四方響應,正有無數新的東西填充進去,
來自於這方水土,來自於這些離塵弟子,又不隻是如此。
更關鍵的,還是來自於淵虛天君本人的覺悟。
參羅利那就看到,明月之中,隱現樹影脈絡,正是它曾透空斬擊,卻未能斬破的雲樓樹,此時也加持到明月之上。
有形無形的枝條打入虛空,仿佛要充當四方虛空的骨胳筋絡。
如此虛實交錯,其意偏偏純正精粹,一如既往。
各方元素何其混雜,包括物性、法則、人心等等,層次不一,良莠不齊。
淵虛天君是如何將這些複雜混亂的東西,提煉出完全可以駕馭的真意,升舉雲霄,返照無礙的?
參羅利那一時也琢磨不透。
殊不知,在它眼前這片“法度之海”的掩映下,擋在離塵弟子陣列前的解良,正抬起頭來,仰觀明月,一時訝然
心象?
作為相關基礎法門的創立者,整個真界,都不可能再有人,能比解良看得更清楚。
這一輪明月不是彆的,正是由玄元根本氣法所心內虛空中,從芸芸物象提煉出來的心象之屬。
隻是已經打破了虛實真幻的界限,由內轉外,以一人之心,一域之象,照映大千。
以解良目前的層次境界,一旦理順了根本脈絡,很多事情就是茅塞頓開,水到渠成。
對於此時的餘慈來講,上清體係、外道神明以及與之相關的種種元素,都是物象。
明月則充當了心象,是餘慈用他這一門特殊的心法,有選擇性地,將這蒼茫天地間共性的東西提煉出來。
解良不知道這一輪“明月”中,究竟含蘊了什麼,但從“心內虛空”的角度來看,心象一成,形意內外就是渾然一體,虛實轉換,無有滯礙。
毫無疑問,這是一次大氣磅礴,又天才絕倫的“整合”。
以上清加持體係為介質,真界天地、人心萬象,都成為物象的基礎。
上清體係還遠沒有到覆蓋一界的地步,洗玉三湖區域最多,然後就是天裂穀這邊,北地、南國都是了了,可本是東一榔頭、西一棒槌、零敲碎打式的加持體係,卻在心象、物象的轉換之中,“輕而易舉”地嵌入了天地人心。